首页 水污染∶湖泊/水库 中国水利报 (2000-09-02)

1999 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1999 年,是水利事业倍受中央重视并取得重大成绩的一年。这一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黄河并发表重要讲话,为黄河治理开发与全国水利建设指明了方向;朱镕基总理在陕西考察,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针政策。中央继续采取拉动内需的财政政策,安排水利基建非经营性投资 320 亿元,其中利用国债投资 230 亿元。这一年,我国气候异常,南涝北旱,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广大军民团结奋斗,取得了大水无大灾、大旱夺丰收的重大胜利。以堤防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以抗旱节水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防汛抗旱中开始发挥巨大的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及西部大开发的迸展,全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特别是北方地区缺水态势更为严峻,优化配置、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已越来越成为水利战线今后的长期工作任务。现将 1999 年的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公告如下: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1999 年全国平均降水量 629 毫米,折合降水总量 59702 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下同)少 1.6%,属平水年(北枯南丰)。各流域片降水量与常年相比,松辽河片少 17.6%,海河片少 296%,黄河片少 11.3%,淮河片少 20.0%,长江片多 4.8%(其中太湖流域多 34.6%),珠江片少 3.7%,东南诸河片多 7.1%,西南诸河片多 8.1%,内陆河片多 1.4%。各省级行政区 1999 年降水量与常年相比,偏多的有 15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在南方地区;偏少的有 16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在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平均降水量 240 毫米,仅为全国平均的 38%,比常年少 1.0%。

  地表水资源量 指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即天然河川径流量。1999 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 27204 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 287 毫米,比常年多 3.8%。各流域片地表水资源量与常年相比,松辽河片少 34.3%,海河片少 64.5%,黄河片少 19.6%,淮河片少 50.5%,长江片多 14.8%(其中太湖流域多 112.1%),珠江片少 6.5%,东南诸河片多 13.1%,西南诸河片多 11.6%,内陆河片多 19.2%。各省级行政区 1999 年地表水资源量与常年相比,偏多的有 16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偏少的有 15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北地区平均年径流深 67 毫米,仅为全国平均的 23%,比常年偏少 4.3%。

  1999 年,从国外流入国内的水量为 289 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 5 亿立方米;从国内流出困境及流入国际界河的水量共 7106 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 1130 亿立方米;入海水量为 17461 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 3860 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 指降水和地表水体入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扣除水面和矿化度大于 2 克/升的咸水面积后,全国地下水计算面积为 939 万平方公里,1999 年地下水资源量 8387 亿立方米。北方五大流域片平原区 1999 年地下水补给情况是:松辽河片总补给量 311 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 24.3%;海河片总补给量 116 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 369%;黄河片总补给量 190 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 8.0%;淮河片总补给量 268 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 34.0%;内陆河片总补给量 561 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 3.2%。

  水资源总量 指评价区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量,不包括区外来水量;由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相加,扣除两者之间互相转化的重复量而得。1999 年全国水资源总量 28196 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 17.1%。全国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 47%,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为 29.7 万立方米。

  各流域片 1999 年水资源总量与上年比较,除内陆河片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松辽河片减少 52.2%,海河片减少 45.6%,黄河片减少 7.6%,淮河片减少 58.1%,长江片减少 14.2%(其中太湖流域增加 70.5%),珠江片减少 14.6%,东南诸河片减少 12.7%,西南诸河片减少 5.7%,内陆河片增加 0.8%。各省级行政区 1999 年水资源总量与上年比较,增加的只有 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减少的有 2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北地区水资源。尽量 2129 亿立方米,仅占全国的 7.5%,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 29%。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对全国 2873 座水库(其中大型 406 座)统计,1999 年末蓄水总量 1689 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 112 亿立方米。在九大流域片中,松辽河、海河、淮河、长江和内陆河 5 片均比上年减少,共减少 167 亿立方米;黄河、珠江、东南诸河和西南诸河 4 片均比上年增加,共增加 55 亿立方米。各省级行政区蓄水量增减情况是:增加的有 11 个省(自治区),共增加蓄水量 109 亿立方米,其中青海和湖南增加较多,分别增加 49 和 30 亿立方米;减少的有 1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减少蓄水量 221 亿立方米,其中湖北和吉林减少较多,分别减少 46 和 45 亿立方米。

  北方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 对北方平原开采 64 万平方公里的统计、1999 年末浅层地下水位与上年末相比,约有 90% 面积的水位下降,地下水储存量共减少 171 亿立方米。上升区(水位上升 0.5-1.4 米)面积占 4%,储存量增加 7 亿立方米;下降区(水位下降 0.5-2.0 米)面积占 45%,储存量减少 147 亿立方米;相对稳定区(水位正负 0.5 米之间)面积占 51%,储存量减少 31 亿立方米。各省级行政区储存量除江苏和宁夏基本持平外,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减少较多的河北、黑龙江、河南分别减少 51、27、21 亿立方米。

  平原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根据 20 个省级行政区对 65 个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以下简称漏斗)调查统计,1999 年末与上年末相比,漏斗要素变化情况是:在 30 个浅层漏斗中,漏斗中心水位下降的有 21 个,上升的只有 7 个,没变化的 2 个;漏斗面积增加的有 25 个,减少的只有 3 个,没变化的 2 个。在 35 个深层漏斗中,漏斗中心水头下降的有 21 个,上升的 14 个;漏斗面积增加的有 20 个,减少的 11 个,没变化的 4 个。著名的河北省冀枣衡漏斗和江苏省苏锡常漏斗,由于采取了限制开采的有关措施,漏斗要素变化不大。

三、供用水量

  供水量 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1999 年全国总供水量 5613 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占 80.4%,地下水源供水量占 19.1%,其他水源供水量(污水处理回用和雨水利用)占 0.5%。另外,海水直接利用量为 127 亿立方米。流域间主要的水量调配情况是:海河流域引黄河水 53.6 亿立方米,淮河流域从长江、黄河分别引水 68.5 和 19.4 亿立方米,山东半岛从黄河引水 14.4 亿立方米。

  按流域片统计,松辽河片、海河片、黄河片、淮河片的供水量分别为 620、431、407、600 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源供水量分别占 42.9%。62.3%。32.8%、30.3%;长江片、珠江片、东南诸河片、西南诸河片的供水量分别为 1725、840、308、98 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都占 94% 以上;内陆河片供水量 584 亿立方米,地表水占 85、7%。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占总供水量 90% 以上的有沪、闽、榆、苏、浙、粤、鄂、桂、藏、川、宁、赣、滇、湘、琼、皖、贵 1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源供水量占 40% 以上的有冀、京、晋、豫、辽、鲁、陕。黑、内蒙古 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北地区 1999 年供水量为 812 亿立方米,占全国的 14.5%,其中地表水供水占总供水量的 84.3%,地下水占 15.3%。

  用水量 指分配给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1999 年全国总用水量 5591 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占 63.7%,林牧渔用水占 5.5%,工业用水占 20.7%,城镇生活用水占 4.8%,农村生活用水占 5.3%。与上年比较,全国总用水量增加 156 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增加 103 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增加 33 亿立方米,生活用水增加 20 亿立方米。

  各流域片用水情况是;松辽河片用水量 620 亿立方米,农业占 69.3%;海河片用水量 428 亿立方米,农业占 71.8%;黄河片用水量 403 亿立方米;农业占 78.7%;淮河片用水量 598 亿立方米,农业占 72.7%;长江片用水量 1708 亿立方米,农业占 59.0%(其中太湖流域用水量 285 亿立方米,农业占 35.6%);珠江片用水量 840 亿立方米,农业占 64.6%;东南诸河片用水量 312 亿立方米,农业占 62.2%;西南诸河片用水量 98 亿立方米,农业占 84.5%;内陆河片用水量 584 亿立方米,农业占 94.8%。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 80% 以上的省(自治区)有新、宁、藏、内蒙古、琼、甘 6 个;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 30% 以上的省(直辖市)有沪。渝。苏 3 个。在西北地区 1999 年的 811 亿立方米用水量中,农业占总用水量的 89.9%,工业用水占 60%,生活用水占 4.1%。

  用水消耗量 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各种形式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1999 年全国用水消耗总量 3028 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 54%。各类用户的需水特性和用水方式不同,其耗水率(消耗量占用水量的比例)差别较大,全国平均农业耗水率为 63%,工业耗水率为 25%,城镇生活耗水率为 25%,农村生活耗水率为 80%。由于各流域片的地理位置、气候因素、水源条件、用水组成及管理水平的不同,其综合耗水率有所差别:松辽河片为 53%,海河片为 67%,黄河片为 56%,淮河片为 61%,长江片为 47%,珠江片为 45%,东南诸河片为 54%,西南诸列片为 70%,内陆河片为 68%。

四、水资源利用简析

  水资源利用程度分析 考虑跨流域调水、水库蓄水变量和地下水储存变量等因素的影响,对各流域片 1999 年的地表水控制利用率、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用水消耗量占水资源总量的百分比)进行估算结果:海河片、黄河片、淮河片和内陆河片的利用程度较高,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分别为 93.6%、75.7%、78.3% 和 34.1%,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分别为 96.3%。51.9%、45.7% 和 25.2%,其他流域片利用程度较低。

  用水指标 1999 年全国平均用水指标值如下:人均用水量为 440 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为 680 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 484 立方米,万元工业产值(当年价,含火电)用水量为 91 立方米,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日 227 升,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日 89 升(含牲畜用水)。与上年比较除人均用水量和人均生活用水量略有增加外,其他用水指标值都略有减少。西北地区人均用水量为 900 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为 2010 立方米,农田灌Y既亩均用水量为 718 立方米,万元工业产值(当年价,含人电)用水量为 131 立方米,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日 177 升,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日 80 升(含牲畜用水)。

  因受人口密度、经济结构、作物组成、节水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省级行政区的用水指标值差别很大。从人均用水量看,大于 600 立方米的有新、宁、藏、黑、沪、内蒙古、粤、苏、琼等 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新疆、宁夏超过 1500 立方米;小于 300 立方米的有渝、晋、陕、豫、川、贵、津、鲁等 8 个省(直辖市),其中山西、重庆仅 180 立方米。从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看,大于 1000 立方米的有新、宁、藏、桂、甘、内蒙古、青、赣、黑等 9 个省(自治区),其中宁夏、新疆为 4000 立方米左右;小于 400 立方米的有津、京、沪、鲁、晋、辽、渝、浙等 8 个省(直辖市),其中天津、北京分别为 180 和 190 立方米。

五、水污染概况

  废污水排放量 1999 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共 606 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 67%,生活污水占 33%。按流域片统计,长江片 207 亿吨,珠江片 136 亿吨,松辽河片 68 亿吨,淮河片 60 亿吨,海河片 55 亿吨,东南诸河片 40 亿吨,黄河片 27 亿吨,内陆河片 7 亿吨,西南诸河片 6 亿吨。废污水年排放量大于 20 亿吨的有 1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河流水质 根据 1999 年水质监测资料,对全国 113600 公里河长进行评价的结果,Ⅰ类水河长占 5.5%,Ⅱ类水河长占 24.5%,Ⅲ类水河长占 32.4%,Ⅳ类水河长占 12.6%,Ⅴ类水河长占 7.8%,劣Ⅴ类水河长占 17.2%。全国符合和优于Ⅲ类的河长占评价河长的百分数,比上年减少了 0.4%。各流域片的水质状况是:内陆河片、西南诸河片、长江片、珠江片和东南诸河片水质良好或尚可,符合和优于Ⅲ类的河长分别占 92.5%、89.8%、79.2%、73.1%。71.9%;黄河片、松辽河片、海河片、淮河片水质较差,符合和优于Ⅲ类的河长分别占 50.2%、39.6%、35.5%、20.0%。

  湖泊水库水质 在 1999 年评价的 24 个湖泊中,10 个湖泊水质符合或优于Ⅲ类水,5 个湖泊部分水体受到污染,9 个湖泊水污染严重。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湖”情况为:太湖 88% 的断面水质介于Ⅳ类~劣Ⅴ类之间,比 1998 年有所好转,其中五里湖、梅梁湖仍为富营养化程度最严重的湖区;滇池水质为劣Ⅴ类,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巢湖西半湖水质为Ⅴ类,东半湖稍好,全湖的营养化状况都很严重,以重富营养化水体为主。1999 年,对 141 座水库水质进行了评价,有 119 座水库水质良好,达到Ⅱ、Ⅲ类水质标准;在受污染的水库中,劣Ⅴ类水质水库有河南的宿鸭湖水库和新疆的猛进水库。从富营养化程度看,大部分水库处于中营养状况。

  注:《公报》中涉及的全国性数据,均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水资源保护和管理
水污染∶河流
生态系统∶水∶湖泊/水库
生态系统∶水∶河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