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污染∶湖泊/水库 科技日报 (2000-08-29)

污染危及千岛湖


宦建新 梁如梅

  千岛湖是 1959 年新安江水电站建成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泊,1982 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千岛湖又是杭州市及下游县市的饮用水源地,因此,千岛湖水质保护一直受到国家和省市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但是,其环境质量现已存在变差的倾向,若得不到更为充分的重视,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任其发展,千岛湖良好的生态优势和水质可能不复存在。

  据淳安县环境保护监测站 7 月下旬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千岛湖正日益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污染:一是安徽省五县二区排放大量污染物。据 1999 年调查,沿千岛湖上游年排放到湖中的各类污染物达 3612 万吨,占千岛湖污染总量的 80%,而且基本上是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尤其是汛期,大量生活垃圾、泥沙、有毒有害的工业废渣流向下游千岛湖。1999 年 4 月 24 日,杭州市环境监测站对位于交界处的千岛湖入水口的水质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千岛湖上游污染严重,TN(总氮)29.3 吨/天、TP(总磷)1.45 吨/天。二是淳安县境内的“点”污染源。生活污水的影响比重逐年提高。1998 年排放 580 万吨,比 1992 年增加一倍。沿湖生活污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排入湖,大量游船含油污水也直排入湖中。三是淳安县境内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污染源。1998 年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累计达 113.8 万亩,其中 25 度以上坡耕地为 8.69 万亩。此外,农田农药、化肥施用过量,据统计,仅 1998 年全县农药用量就达 320 吨,化肥达 23446 吨,除部分被吸收外,其余都流向千岛湖。

  为保护千岛湖生态和水质环境,有关专家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协调省际关系,共同治理千岛湖上游严重的污染问题;二是加快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步伐,彻底根治需大量投入,希望省市给以适当支持。三是当地要进一步抓好污染源的治理工作,继续控制有污染工业项目上马,严格审批旅游项目开发,抓好农田农药、化肥施用管理,严格加强林业管理,控制树木砍伐指标,严禁全垦式造林,实行封山育林。建议淳安县政府停止造田。近几年每年造田 1000—2000 亩已给千岛湖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四是建立千岛湖保护开发研究基金。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生态系统∶水∶湖泊/水库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