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污染∶湖泊/水库 科技日报 (2000-06-12)

记者观察治污达标岂能“一达了之”


文晶

  尽管淮河流域、巢湖流域的工业废水已分别于 1997 年底和 1999 年底实现了达标排放,然而流域内的水环境状况依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所好转,反呈恶化下降之势。

  在日前公布的 1999 年度安徽环境状况公报中,水环境的恶化状况尤为令人担忧。报告中称:省辖淮河支流总体水质较差,在 19 条一、二级支流中,有 75% 的监测断面水质为五类或劣于五类,15 条支流水质均为五类或劣于五类;巢湖流域湖区 12 个监测点总磷和总氮的年均值全部超标,9 条主要出入湖河道中,3 条河流污染严重,水质劣于五类。

  安徽省环保部门的负责同志说,之所以淮河、巢湖工业废水达标排放以后,水质依然没有明显好转,主要原因是去冬今春以来,流域内干旱少雨,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偏高,流域内水源污染缺乏有效治理,少数企业偷排污水、少数地区“十五小”反弹。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企业对待治污达标,存在“一达了之”的想法,表面一套治污设备应付检查,暗地里依然我行我素、照排不误。位于蚌埠市的著名企业丰原集团的华能柠檬酸厂的 COD 排放达 968mg/L,大大超过国家规定的 150mg/L 的标准;位于淮河岸边的蚌埠八一化工的 COD 排放也超过国家标准,而这两家企业在 1997 年淮河治污“零点行动”中都曾经是达标企业。记者此行共采访了淮河流域大大小小 16 家企业,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就有 9 家,可见,“少数”企业已实在不在少数。

  关心环保的人士担忧地说,动辄百分之九十八、九十九的高达标率并没有给流域水质以明显改善,说明“零点行动”的后续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监管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评判治污成效的指标、内容也有待进一步调整。若达标排放仅仅是“一达了之”,那我们大江大河岂不是永无“清”日?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水污染∶河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