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污染∶湖泊/水库 人民日报 (2000-03-24)

也不能靠湖吃湖
——江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抉择


  涂露芳

  江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成立于 1983 年,被誉为“珍禽王国”。保护区内有鸟类 310 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就达 54 种。全世界 95% 以上的白鹤、80% 的东方白鹳、60% 的鸿雁和 50% 的白枕鹤都在鄱阳湖越冬。为了守护好大自然的这笔慷慨馈赠,保护区管理人员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但目前,人鸟争食成为保护区面临的最大威胁,鄱阳湖越冬候鸟的安全问题不容乐观。

  保护区内的群众主要靠捕鱼为生。为了给越冬候鸟创造良好的栖息环境,保护区对湖水水位进行了严格控制,并规定了禁渔期,这势必影响到渔民的收入。到底是人重要还是鸟重要?不少群众很不理解,经常有人在禁渔期下湖捕鱼。尤其是最近几年,鄱阳湖区四次遭受特大洪灾,群众生活十分艰难,而市场上一只大雁能卖 200 多元,一只天鹅卖 500 多元,难免有些人在越冬候鸟身上打主意。仅 1998 年以来,有关部门就抓获网捕、投毒、贩运珍贵候鸟的犯罪分子 85 人,烧毁鸭网 1000 多部,缴获毒药呋喃丹百余斤。

  怎样才能实现人鸟和谐共处?关键是要协调好保护区发展与群众经济利益的关系。实际上,这也是我国各自然保护区面临的共同难题。

  鄱阳湖区历来被称为“鱼米之乡”,丰富的物产成就了这一带昔日的繁盛,却也使沿湖群众形成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认准了一条道:靠湖吃湖。但是,在人口不断增长的压力下,靠湖吃湖的传统生产方式几乎演变成对自然资源的无情掠夺。

  对湖区资源的掠夺式利用加剧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对越冬候鸟构成严重威胁,也影响湖区经济的长远发展。靠湖吃湖的传统生产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必须尽快寻求新的经济发展形式来增加群众收入。保护区顾问、江西省爱鸟模范何修广老人对此有着深刻理解。

  老人今年 78 岁,被称为吴城镇的“活字典”。1939 年日军轰炸焚毁吴城时,他就在这里当学徒。80 年代初,他怀揣一张印有江西省珍贵动物的图片四处劝说当地人不要猎捕候鸟。在他的竭力呼吁和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得以建立。他还建议收缴保护区内群众的所有鸟铳,使保护区内杜绝枪杀候鸟案件的发生。但老人并没有就此安心,他关注的是整个湖区人与鸟的共同繁荣。怎样才能使湖区人民增加收入?老人进行了深入思考。他对鄱阳湖区的历史、风土人情、物产、经济状况作了认真研究,写出了厚厚一本调查报告,并在报告中提出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发展网箱养鱼、庭院经济、酱菜加工等多项合理化建议。

  目前,保护区正在积极帮助沿湖群众开拓经济发展新路。如利用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社区共管资金支持村民滚动发展养殖业,探索人工饲养河麂和发展生态旅游等。候鸟保护离不开当地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只有想方设法使湖区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才能调动他们爱鸟护鸟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生态系统∶水∶湖泊/水库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