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资源保护和管理 新华社 (2001-01-18)

敢遣绿水遏沙魔
2000 年黑河大分水纪实


新华社记者 尹洪东、鹿永建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镜头:2000 年 10 月 3 日上午,在“黑河来水啦”的兴奋呼喊声中,内蒙古额济纳旗的上千名群众,伴着河床里的黑河水一路奔跑,从旗所在地达来库布镇的一道桥到二道桥,“追水”追出了约一公里。

  这幕历史性镜头的背后,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一大历史性事件——黑河大分水。

  黑河,发源于青海祁连山,全长 821 公里,流经甘肃省河西走廊的张掖市、临泽县、高台县、金塔县等 6 个县市,最后注入内蒙古额济纳旗。

  这股自源头走 600 多公里而至的黑河水,并非大自然的恩赐,而是在国务院领导关怀支持下从甘肃省调度而来。

  为了西部最前沿的生态屏障

  2000 年,强沙尘暴连续 13 次袭击和影响了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总面积约 200 万平方公里。而沙尘暴的主要源头,就在距北京 1300 公里之外的额济纳旗。

  额济纳,这个以土尔扈特蒙古族为主体的自治旗,人口仅 1.6 万,土地面积却达 11.46 万平方公里。

  “额济纳是我国西部最前沿的一道生态防线,”黑河管理局局长常炳炎介绍,综合全国气象资料,去年 3 月份以来的沙尘暴中,来自额济纳旗的沙尘占到了总沙量的 70%,并由此形成了一条横贯我国北方的沙尘走廊。如果这道“防线”失守,西到新疆边境,东到黄河岸边,就会和我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连成一片,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额济纳的生态却已岌岌可危。

  额济纳旗境内分布着世界仅存三大原始胡杨林之一。新中国成立初,额济纳旗胡杨林 75 万亩,而今仅剩下 34 万亩,而且还在以每年 2 万亩的速度消失。

  黑河下游最大的终端湖居延海,分东西两个。西居延海 300 平方公里,1961 年干涸;东居延海 35.5 平方公里,1992 年彻底干涸。在去东居延海的途中,我们目睹了倒毙的十几峰骆驼和一些散落的驼骨。苏古淖尔苏木(乡)策克嘎查(村)牧民达布海木然地说,因为没有水,渴死的骆驼多了,今年他家就死了三头。

  生活在居延海边的牧民巴图孟克,今年 3 次转场,但都失望而归。他说,哪里都没有草,因为居延海没有了。1990 年以来,居延海周围已有 50 多户牧民举家搬迁。

  搞了一辈子水利工作的原副旗长蓝振智说,额济纳旗年均降水量只有 47 毫米,年均蒸发量却为 4000 毫米左右。黑河水是额济纳人民生活用水和恢复生态植被的唯一依靠。若黑河来水量继续减少,不用 20 年,额济纳就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去年春天,中央电视台播出新闻调查“沙起额济纳”。正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河北考察的国务院领导看了报道后对水利部部长汪恕诚等 6 位部长指示,要半年之内解决黑河的调水问题。

  历史性的突破

  对黑河流域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实施跨省区调水,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黑河流域特别是中下游盛行灌溉农业。由于农作物品种类同、生长期类同,用水高峰主要集中在春季的 4、5 月和冬季的 11 月,集中用水期便成了争水抢水期。仅 1993 年至 1999 年,中游地区因争水发生水事纠纷 152 起、水事案件 123 起。

  中游争水,则下游无水。黑河在额济纳旗境内叫作“弱水”。近 10 年来,来水越来越少,每年平均断流时间达 200 天以上。

  据《甘州府志》和《甘肃七区纪要》记载,清雍正四年(公元 1726 年)年羹尧首定黑河“均水制度”,并藉强大的军事压力辅助实施:每年芒种前十日寅时起,至芒种之日卯时止,十天内高台上游镇江渠以上十八渠一律封闭,所均之水前七天浇镇夷五堡地亩,后三天浇毛、双二屯堡地亩。均水期间,授权下游县官到上游督查。均水的范围相当于今天的甘肃省张掖市至金塔县,处于黑河中游。

  新中国成立以来,仍沿用均水制度,但进行了多次修订。均水办法为:每年 4 月 21 日上午 2 时至 24 日,张掖黑河总口闭当时水量的 50% 给鼎新灌区三昼夜,中游各灌区不得截引。4 月 26 日 12 时至 4 月 29 日 12 时,临泽、高台二县黑河各渠道全部闭口,所有水量放给鼎新灌区三昼夜。5 月 27 日 9 时至 29 日 9 时,黑河总口闭当时水量的 80% 给下游的鼎新灌区。

  但无论古均水制,还是现代均水制,都主要为了消弭黑河甘肃流域的农业用水矛盾,而上中下游特别是下游额济纳旗的生态用水一直被置之度外。

  1960 年,内蒙古自治区及额济纳旗,面对西居延海即将干涸的现实,首次向国务院提出解决黑河分水的要求。其后多年里,额济纳的历任领导不断跑到有关部门呼吁“要水”。

  “全线闭口”死调度

  半年,是国务院领导给水利部门和地方初步解决黑河全流域分水问题定下的期限。

  2000 年 1 月 26 日,黑河管理局在兰州挂牌成立,直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制定规章,是黑河工作的首要任务。黑河局人员探察八百公里河道及流域灌区,召集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召开水事协调会,充分论证、激烈辩论、反复修改,最后形成《黑河干流省际用水水事协调规约》。这份文件,为黑河调水成为“死调度”提供了规范依据和基础。按《规约》成立水事协调小组,小组成员实行代表制,由黑河局、两省区水利厅派出首席代表、副代表各三人。

  5 月 22 日,《黑河干流水量调度管理暂行办法》、《1999-2000 年度黑河干流水量实时调度方案》拟定后报送水利部。经批准,前者成为黑河流域管理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部委颁发实施的行政规章,为黑河流域实施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核心的统一管理提供了法规依据。后者则是第一个年度黑河分水的具体操作办法。

  黑河局副局长郝庆凡介绍,黑河年度分水采用平行线原则,即根据莺落峡(黑河上游到中游的出水口,地处张掖市)当年来水的多少,制定正义峡(黑河中游到下游的出水口,地处高台县)相应的下泄水量指标。

  从黑河流域中、下游用水现状和水量分配的逐步到位原则出发,第一个调度年黑河正义峡下泄水量定为:莺落峡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15.8 亿立方,正义峡下泄水量为 8 亿立方米。由于此年度实际总水量是 14.6 亿立方米,因此正义峡下泄水量为 6.47 亿立方米。计划到 2005 年,逐步达到正义峡下泄水量 9.5 亿立方米的目标。

  黑河水流急,调水情更迫。6 月 19 日,22 名黑管局工作人员抵达张掖黑河水量调度工作现场。从 8 月至 11 月召开了 5 次水量调度会议,实施了 4 次“全线闭口、集中下泄”:

  8 月 21 日至 24 日,首次调水。额济纳旗哨马营段面出现了 8 月 30 日至 9 月 5 日的来水过程。

  9 月 8 日至 13 日,中游地区第二次全线闭口。额济纳西河地区过水,达狼心山以下 30 余公里,灌溉草场 2 万亩。

  9 月 21 日至 10 月 6 日,额济纳东河地区过水,达狼心山以下 130 余公里。

  11 月 9 日至 21 日,第 4 次调水。

  4 次向下游调水,均收到了改善生态的实际效果。

  分水更须节水

  分水的实践,引发了关于节水的思考和探索。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王根绪,自 1994 年就开始了黑河调查。他说,中国西部要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用水的矛盾,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产业化节水,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力度,走节水型高效农业的路子。

  金塔县副县长马世林颇有感慨:分水对我们来说是件被动的事,带来许多压力,但却唤起了农民的节水意识。如果不搞节水农业,黑河流域来水再多,也是各地喊紧,永远满足不了需求。今年金塔县除衬砌了 10.5 公里的渠道外,还退耕还林还草 2.24 万亩。

  金塔县鼎新镇新民村村民、35 岁的郭建兵,坐在炕头上跟我们唠起来:“今年要是我不调整种植结构,这水也不够用。我们这地叫‘筛子地’,渗漏特别厉害。一亩粮田少说年用水也得 800 多方,可一亩棉花 600 方就足够了,节水 200 方。”金塔县棉花面积,已由上年的 3 万亩扩大到去年的 6 万多亩。

  黑河分水方案一出,额济纳旗便对一些牧场实施禁牧,建立了 5 万亩围栏封育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并决定今后以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

  但节水在黑河流域仍任重而道远。记者在实地看到,甘肃河西走廊大部分地区节水工程基本上还是空白。张掖地区,农田仍是以大水漫灌为主。高台县的 36 条渠道和金塔县长达 90 公里的干渠,全是土渠,水的利用率不到 50%。

  也许由于上述原因,2000 年分水任务的完成并没有让黑管局工作人员感到轻松。常炳炎说,从长远看,要从根本上解决黑河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调整时空分布,必须在上游建设大型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同时,要在中下游抓紧兴建节水工程。这是黑河今后分水工作的两大保证。

  2000 年 12 月 31 日,一场沙尘暴又从额济纳卷地而起。额济纳旗旗委书记巴图朝鲁说,往年,每起一场沙尘暴,我们都感到绝望。但我们今天已有了充足的信心。中央为保证额济纳的生态用水作出了黑河跨省区调水的决策,这是历朝历代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黑河分水,唱响的是一曲绿色之歌、希望之歌。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生态建设
环境保护∶政府行为
生态系统∶水∶河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