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可持续农业 经济日报 (2001-01-04)

新年经济述评之一
关心农民 支持农业 发展农村


开栏的话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二 OO 一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江泽民总书记在讲话中也再次强调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统揽全局、把握重点,狠抓落实、乘势前进”。对这一经济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本报去年底曾发表过系列评论作了阐述。从今天起,本报开辟《新年经济述评》专栏,分别就宏观经济走势、扩大内需与防止重复建设、加强农业以及西部大开发、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大就业、新经济与传统产业等问题发表一组述评,供读者在研究今年经济工作时参考。今天发表的第一篇,专谈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问题。

农村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进入新世纪,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的工作仍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一刻都不能放松,因为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但同时,农民增收困难,已成为农业和农村工作中最突出的难题,而且又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必须有一种全新的思路,采取一些根本性的措施,尽快解决好。

  现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发现,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很多现象甚至使人感到迷茫和困惑:一方面是农产品前所未有地丰富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连续迈上几个大台阶,另一方面却是农业的比较效益却大大下降,全国农村家庭非农收入不到 10% 的纯农户占 62%,其中大多数已经连续几年实际上减收;一方面是各种农产品连年持续增产,另一方面却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 4 年持续下降,去年仅比上年增 2%,为 4 年来增幅最低,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减少更多。据农业部抽样调查,粮食主产区的 9 个省减少 3.8%,农民增收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从全国看农民收入之所以还能有一点增加,那完全靠的是农民外出打工的工资性劳动报酬和在乡镇企业的二三产业的收入,假如没有这一块,近几年农民将始终是减收。据统计,1998 年以来连续 3 年,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已呈绝对额减少状况。

  再进一步看,一方面,是我国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是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却是按人均计算的消费水平和人均占有量却连续多年老是上不去;一方面,我们高度重视扩大内需,强调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引导农民消费,但近几年农村市场的萎缩局面并未改观,农村购买力占全国的比重却由 80 年代中期占 53% 以上下降到目前仅占 38%,即目前占人口总数 70% 的农村居民消费总额还比不上人口比重占 30% 的城市居民的消费总额;一方面,对农业的重视可以说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但另一方面,许多地方对中央的指示却阳奉阴违,坑农、害农的现象屡见不鲜,农民负担在不少地方仍逐年加重;一方面,农业形势可以说依然严峻,农业问题直到现在仍是一个讲起来并不轻松的话题,另一方面,在市场化进程推进下农村又变化很大,从 1993 年起,农村各部门创造的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一直在一半以上,对全国 GDP 的贡献已超过城市,工业增加值的将近一半也来自并非国家投资的由农民自己办的乡镇企业,在 1998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 7.8% 中,农村贡献了 5.47 个百分点,贡献份额为 70.1%。

  凡此种种前所未有的情况表明,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恐怕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央早就强调,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小康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对农业来说,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爬坡阶段,农民增收困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需要唤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促进增收是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

  解决当前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靠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农民增收决非简单的生产问题。一般意义的增产很难增收。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在农业发展受需求约束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在绝大多数农产品已连续多年价格下跌、销售不畅、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不管在农产品的品质品种质量和优质化上下多大力量,最终还要看市场需求的容量和农业投入产出的效益比。说到底,农业作为三产中的一个产业,必须形成一种能实现良性循环的有效益的机制才能发展,因此农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农业要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加快市场化的进程。

  在当前的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要有新思路,并采取综合性措施,其根本途径是要坚定不移地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要努力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大力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新途径、新领域,这就必须给农民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大的活动空间。现在,再按照传统的就农业说农业、就农村说农村,或者仅仅在土地上作文章,多种什么少种什么,在花色品种上作些调整已是远远不够了。如果现在大多数农民依然囿于土地上单纯从事农业生产,那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将是不可能的。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已有的初步实践,在农业发展目前的新阶段,农民收入的提高将主要依赖于农业劳动力加快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依赖于提高整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因此,要将提高农民收入放到国民经济全局、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背景下认识和对待,千方百计去想办法,各方各面一齐来想办法。

  可以相信,只要我们把农民增收真正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确定新的发展思路,从城乡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考虑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加资金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农民增收问题肯定会出现一个全新的好局面。

  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在“三农”之间的关系上,看来应以人为本,以农民为重;农民问题中,应以利(益)为重,以增收为本。只要各方面都来关注农民增收这样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大问题,农民增收的难题就会逐步解决,农业就会有新的进步,农村就会有更好的发展。

  在新的世纪,让我们更多地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农业
环境保护∶政府行为
可持续发展∶农村发展与农民收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