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源保护 北京青年报 (2001-01-03)

连续 10 年断流的黄河去年实现了常流水
黄河枯水期为何没断流


本报综合消息

  2001 年 1 月 1 日从黄河水利委员会传来喜讯:近 10 年来频频断流的黄河去年实现了常流水。

  黄河自 1972 年开始断流,到去年为止的 28 年里,断流达 22 个年份,且断流时间越来越长,在入海口曾有 300 多天不见黄河水;断流时间也越来越提前,尤其严重的是从 1991 年以来,黄河由过去的间歇性断流演变为年年断流。

  然而,这种情况在 2000 年得到了改变。据黄河下游最后一个水文站——山东省利津站测报,2001 年 1 月 1 日 8 时的流量为 220 立方米每秒,2000 年 12 月 31 日 8 时的流量为 287 立方米每秒,这期间没有断流。而水利检测表明,2000 年实际上是建国以来黄河第二个严重枯水年份,汛期也未出现洪峰,在这样一个严重枯水年份实现黄河不断流,的确令人惊喜。

  黄河去年没断流,关键在于从前年开始实施了黄河水的统一管理调度工作。过去,黄河中上游在用水高峰期往往不顾下游而无序超标引用黄河水。为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和黄河下游断流形势,1999 年 3 月 1 日,黄委会在国务院授权后,开始第一次对黄河水量进行统一调度。

  1999 年 10 月,黄委会通过数据分析,预测到 2000 年是一个中等枯水年(实际为严重枯水年),就积极准备各种应对措施。首先是充分挖掘水库水源,及时加大流量。据估计,去年春灌以来,利用水库调蓄水量,共向下游增加供水约 30 亿立方米。

  在国家有关部门指定的黄河水资源全流域管理办法中,曾根据沿黄各省区用水情况,在正常来水量基础上制定水量分配方案;而黄委会则负责监督指导按计划引水,要求上游省(区)按规定的水量送到下游省份,然后由当地进行二次分配。同时,为保证不断流,密切关注利津等水文站的流量,随时调度,多次避免了即将发生的黄河断流现象。

  同时黄河 2000 年不断流也与各省区的配合、上中游水利枢纽牺牲自身局部利益分不开。为了向下游放水,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和万家寨等几座水利枢纽,顾全大局,损失了不少发电利益。仅以小浪底为例,首台机组发电没几个月,就得向下游放出本来就不多的水用以保证黄河不断流,后来又不得不停止发电向下游放水,代价是每天约损失 90 万元。

  经过一番努力,黄河全流域在 2000 年这个严重枯水年里终于实现了不断流。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水资源保护和管理
环境保护∶政府行为
生态系统∶水∶河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