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环保论坛∶趣文

中亚、俄罗斯经济现状与中国贸易

邹 蓝
1998年09月01日


  苏联解体使各加盟共和国之间原有的经济关系中断,导致独联体各国的生产下降 50% 左右。而解决旧的劳动分工体系解体所带来的问题并实现经济转轨,需要大量的投资并在同时采取新的宏观和微观管理方法和制度。

  鉴于国内资金严重不足,引进外资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但是国内经济的下滑,社会治安环境的恶化、通货膨胀的加剧,使得外资止步不前。这是转轨初期的问题。

  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的经济连年滑坡,五年中累计国内生产总值下滑达 50%。1995 年和 1996 年下降幅度减缓,1997 年上半年的统计数字标明,国内生产总值与上年度基本持平。加上灰色经济的被估计为占国内生产总值 30-40% 的规模,1997 年有实际增长,外贸也出现盈余。预算赤字减少,通货膨胀率也降到 1 位数。这表明,俄罗斯经济开始走出谷底。但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1998 年俄罗斯卢布危机再次打破经济增长过程。证券市场 1998 年 1 月以来持续下跌,由 400 点以上掉到 200 点以下。资金外逃严重。

  俄罗斯经济长期无法摆脱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1. 有效需求不足。因为物价高昂,工资较低,养老金低下且经常拖欠,造成居民购买力有限。2. 资金外流严重和投资下降。留在国内的资金因投资环境而多在流通领域投机,几乎没有投入生产领域。为保值,居民存款多转成美元,而不存入银行转化为投资。

  资金不足长久靠外资流入支持。目前俄国是世界债务大国,截至 1996 年 1 月 1 日,欠外债 1216 亿美元,其中包括苏联时期的外债 1103 亿美元和 1992 年以来的新外债 113 亿美元。以债务规模排在巴西、墨西哥、中国、印度和印尼之后居第六。

  俄罗斯的出口是拉动整个经济体系复苏的火车头。对筹措资金和支持国内生产起重要作用。新的三个出口部门是:资源、军工和宇航、劳务出口。

  但是,与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结构出现“低档化”特征,即由于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动力产品出口的拉动,俄罗斯经济的恢复在各部门的表现是,原材料和燃料动力部门下跌最少而恢复最快;而轻工业、机器制造业、化学工业等加工工业则受打击最大而恢复非常缓慢。据俄国《统计问题》杂志 1997 年第一期,以 1989 年为 100,1996 年俄罗斯的工业总产值为 42,燃料工业为 98,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为 38,机器制造业为 32,轻工业为 13。

  哈萨克斯坦的工业部门在独立后的经历,与此相似,也是燃料和原材料部门下跌少而恢复快。土库曼斯坦之所以长期稳定而没有蒙受其它独联体国家那样的萎缩,是因为其石油天然气和棉花的原材料的出口。但是其产业结构还是同样的不合理。

  中亚五国在独立后,都出现过一段时间的移民潮流,主流是俄罗斯人离开中亚。1992 年和 1993 年,从哈萨克斯坦迁移走的俄罗斯人即超过 100 万。吉尔吉斯斯坦 1994 年 12 万俄罗斯人外迁。塔吉克斯坦的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几乎全部离开。至今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人外迁依然为数不小。

  虽然外移人数占人口总量的比重不算太大,但是其影响非常深远。因为迁移走的,大多数是技术人才,如专业人员,熟练工、医生等。失去这些人才,中亚国家的社会经济恢复大受影响。培养新的专业人员需要时间和开支,而独立后的中亚国家均扩大了社会开支,主要在社会福利方面,其数额巨大,只好挤占教育,卫生,文化等部门的开支,使人才培养更困难。而这种困难使劳动力的素质受到影响,不利于适应新的市场经济的需求。

  转轨需要这些国家摆脱以往的苏联和华约的国际分工体系,设立新的产业部门并调整原有的偏颇的产业结构。这迫使就业人员重新选择职业,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开始大大增加。

  中亚各国仍处在转轨中,各项政策还不稳定,财政下滑趋势尚未得到遏制。困难依然很大。为此,哈萨克斯坦在 1995 年 11 月提出深化改革的三年纲领,要求在 1997 年制止下滑而稳定经济,随后实现增长。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均有类似的计划。除战争仍然进行的塔吉克斯坦外,其余各国的经济均有一些良性趋势显示出来。

  中亚各国都很重视与中国发展国际贸易。1992 年中国就已经成为中亚最大的贸易伙伴。1993 年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达到 4.34 亿美元,1997 年中国购买哈萨克斯坦的一个油田,其单项价值就达 97 亿美元,中国将以现货的方式支付。这是中哈贸易转向全面经济合作的最重要的一步,也是中国与整个中亚国家进行深入合作的起点。目前,中国是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与吉尔吉斯斯坦的贸易量,在亿美元以上,与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贸易相当较少,但是也在百万至千万美元以上,而且正在发展扩大之中。问题是,我国在起初未能及时认识中亚各国对我国的地缘政治作用而协调贸易经济合作以为我国在这片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的地区扩大影响,只以经济利益为上来对待中国与中亚的经济关系。其结果是,假冒伪劣货物一度大量流向中亚,败坏中国产品的声誉,以致影响了中国产品市场的扩大。从而影响到我国在中亚的形象战略影响。另外,由于国内经济形势,中亚部分客商的支付能力有限,拖欠我国商家货款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在中亚各国国内,因为支付能力问题,企业互相拖欠情况严重,工厂因此停工的不少。也增加了失业。哈萨克斯坦在 1996 年 7 月拖欠款总额达 429.8 亿坚戈,为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 38%,大多欠款超过 3 个月,工资平均拖欠 89 天。受此影响,工厂开工不足导致隐蔽失业人数达 34.5 万,占就业总人数的 5.1%。

  1990 年哈萨克斯坦人均消费食物量:肉 82 公斤,奶 405 公斤,糖 40 公斤,植物油 11 公斤。而到 1995 年,这些数字分别下降到 56 公斤,234 公斤,20 公斤和 7.2 公斤。一方面是生产下降和收入减少,另外一方面是人口增长,导致了这些数字指标的下滑。

  政府的政策是鼓励自我就业:

  一。发展中小商业和私人企业,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到 1995 年末,哈、乌、吉、土、塔五国在私人商业和工业企业中就业的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分别达到 22.17%,57.1%,49%,61.6% 和 47.5%。

  二。扶持加工工业和服务业,合理提高劳动力密集程度。主要是利用本地资源扩大对外合作,兴办新企业。乌兹别克斯坦 1996 年合资企业超过 3000 家,就业人数近 10 万人。哈萨克斯坦 1996 年则把亚行的 1 亿美元贷款全部用于发展农业综合体。

  1996 年上半年中亚五国人口哈、乌、吉、土、塔分别为 1653.3 万,2314.7 万,454.3 万,456.5 万和 588.5 万。这些国家的人口增长,是世界最高的之一。人口增长超出经济增长的结果,必然是拉下各项社会经济指标,是经济增长承受持久而沉重的压力,是经济发展变慢。

  哈萨克斯坦城市人均收入每月为 3196 坚戈,据官方数字,1996 年 2 月人均工资合 65 美元;农村为 1370 坚戈。

  土库曼斯坦的其它社会经济特征是,社会稳定,少经济犯罪;强有力的中央权力机构;积极利用外资;法律在完善中,而且已经比其它中亚国家好得多。政策尤其鼓励能为石油,天然气、棉花、化工品的深加工的投资项目。

  总的说来,中亚和俄罗斯的基本经济状况仍然不如人意,虽然若干指标在好转中。但是近来俄罗斯的金融危机表明,国际经济的突发事件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很大。结构性调整还要进行,才能使社会经济基础稳定下来。

  在人民生活方面看,俄国的恩格尔系数已经达到很高水准:用于食品的支出,一般占总收入的 50-60%。苏联解体以来,截至 1995 年底,工资提高 600 倍,而物价上涨却达 1800 倍。1996 年俄国职工实际工资有所增加,比 1995 年上升 5%。1997 年俄罗斯职工月平均工资约为 85 万卢布,合 150 美元。由于灰色经济和第二职业的存在,实际收入比这要高。

  目前俄罗斯市场商品比较丰富,但是多为进口商品,据官方数字,俄罗斯市场上的商品,进口占 54%,本国产的占 46%。进口商品的价格超出一般居民的消费水准。据统计,市场上出售的食品和消费品一般为进口,如耐用消费品,服装、饮料和水果;一般消费品如食品(牛奶和面包除外),质量好的肉类等也是进口。

  中国产品除轻纺之外,几乎很少在市场上见到。商品档次低。俄国存在大量顺差。据统计,1992 年至 1997 年中国累计逆差已经高达 130、57 亿美元。这对缺乏外汇的中国来说,是无力长期承受的。但是在贸易方式从易货向现汇结算过渡基本完成的时候,这个问题更应妥善解决。中国与俄国的贸易互补性,在持续减弱。俄国援助的 156 项工程,因为大多已经用西方技术实现改造,已经不需要俄国的落后技术。原来的强势互补,已经随中国的开放和工业的发展而变为弱势互补,如在汽车,钢铁,化肥方面。但是,在新的方面,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新的优势又产生了,比如说在能源、核电、航天及军事技术方面。这说明中俄贸易还是有市场潜力。

  1996 年中俄贸易达 68.46 亿美元,1997 年下降 11%,仅为 61.2 亿美元。近年来中俄贸易的持续上升,与其说是中国出口增加,不如说是中国增加从俄罗斯的进口而实现的。对俄出口下降或相对下降的原因,在中国方面主要是商品质量低劣而导致原有市场份额被其它国家如韩国、日本及其它国家取代。

  考虑到中国与俄国间存在一种战略伙伴关系,但是中国 1997 年的 3250 亿美元的对外贸易中,与美国贸易额为 489 亿,与日本 608 亿,与欧盟 430 亿。同俄国的只占中国外贸的 2%。俄国当年外贸总额为 1360 亿美元,只占 5% 左右。中国是俄国在独联体国家以外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前两位是德国和美国。从前景来看,贸易增长潜力很大。俄国和中国政府共同打算在 2000 年使中俄贸易达到 200 亿美元的目标,中国将计划按俄国社会结构、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来安排对俄出口,并打算扩大劳务出口。

据中国海关统计,1997 年中国对俄出口超过亿美元的有七类货物:

动物产品 ( 肉类 ),1.83 亿美元,
植物产品 ( 菜果 ),1.23 亿美元,
革、毛皮及制品,5.36 亿美元,
纺织原料及制品,4.80 亿美元,
鞋帽伞、羽毛品,2.19 亿美元,
陶瓷玻璃等制品,1.97 亿美元,
机电、音像设备及零附件,1.14 亿美元。

这七大类出口共为 18.5 亿美元,占中国对俄出口总额的 91%。其余 15 类占不到 9%。

我国从俄国进口的主要货物为八大类超过亿美元:

动物产品(鱼),1.59 亿美元,
矿产品,4.51 亿美元,
化工及相关产品,11.14 亿美元,
塑料橡胶及制品,1.59 亿美元,
纸浆、纸张类产品,5.1 亿美元,
贱金属及制品,11.36 亿美元,
机电设备及零配件,2.08 亿美元,
车辆船舶及运输设备,1.14 亿美元。

  上述八类进口为 38.5 亿美元,占中国从俄国进口总额的 94% 以上,其余 14 类只占不到 6%。

  俄方扩大与华贸易的主要希望寄托在:伊敏电厂、绥中电厂、连云港核电站、伊尔库茨克至日照天然气管道、从伊尔库茨克向中国输送电力、三峡水电站设备等;为消除过大的贸易顺差,俄罗斯也打算扩大采购中国的商品,如家用电器、电子产品、其它耐用消费品和某些机械设备等。

主要问题:

  中方:官商心态,反应迟钝,不求开拓,丢失市场在所不惜;商品质量低下而信誉差,影响交易。

  俄方:经营投资环境差,配套服务欠缺;不按国际惯例操作,中国货贴外国商标就行,同样的东西贴中国商标就要卡;希望中国多与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多作交易,不太愿意把贸易扩大到全俄罗斯;法规不健全,政策多变;社会治安差;支付能力弱;经营费用高,若完全合法经营则无利可图。

  考虑到俄国与中亚各国目前所处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居民收入水准和恩格尔系数,打入俄国与中亚市场的价格策略,应当是“中质低价”,低价是符合其收入水准,而中质,是满足其在低水准消费下的商品质量需求。这符合绝大多数人口的需求和能力。能做到这点,就有可能重新树立中国货的形象,扩大中国产品在这些邻国市场上的份额。俄罗斯是欧洲民族,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都为欧化,与西方国家货物的竞争很激烈。中亚各国则既有相当的俄罗斯及乌克兰、白俄罗斯等欧洲民族,更是以中亚各穆斯林民族为多数。在考虑市场其需求时,应考虑把向欧美出口的货物的质量、装潢等同水准的向俄国和中亚加强出口,在中亚国家,还应额外考虑中国西北地区民族贸易产品的出口。因为中亚各国的主体民族,在我国新疆和西北都有分布,异国而同族。民族心理和消费习惯都类似。

  中俄相互投资很少,大约双方向对方各投资 2 亿多美元。中国在俄企业 1200 余家,大多为贸易企业,生产型企业很少。俄对华投资项目多,单项金额少,且分布领域窄。

  考虑到世界贸易中有四分之一是受对外投资牵引拉动的,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间的贸易,应当适时向投资分散,既能满足对方对投资的需求,又能以此来增加我国对其的商品和劳务出口。

  1995 年以来,哈萨克斯坦的对外贸易持续上升,由 57 亿美元上升到 1996 年的 104、9 亿美元。哈萨克斯坦对独联体各国的进出口在本国外贸比重,由 1995 年的 69% 和 53% 分布上升为 70% 和 59%。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组建了海关同盟。1997 年独联体国家为进一步推进一体化而达成一致,签署了构想性文件。依照区域贸易集团的规律,区域一体化后,其成员国内部贸易的比重必然加大,欧共体,东盟等的发展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石油、天然气及其它资源产品的输出换回大量现汇收入,支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土库曼斯坦是苏联解体后发展最稳定的国家。除小汽车、烟草和酒精饮料等特殊商品外,只有很少一些商品要上税。消费品都可以免税进入土库曼斯坦。

  哈萨克斯坦则在迁都,将首都从阿拉木图迁往该国西北部的阿克莫拉(现已改名为阿斯塔纳)。巨大的基本建设投资,意味着建材的需求会迅速扩大,对我国客商及时转变产品结构,甚至到境外投资,提供产品和劳务都创造了机会。

  从总体上说,中国与中亚的贸易及经济合作,主要还是集中在贸易上,技术经济合作项目很少。而中亚对我国的期望,是能在矿产、石油天然气、农牧业加工等领域的广泛合作。新疆地处中国与中亚各国交通的枢纽地带,对于内联国内企业厂商,共同开拓境外市场有独特的优势。而这一优势对于本地,尤其是边境口岸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998.9,作者为新疆塔城外向型经济与农业产业化研讨会所作研究报告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