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环保论坛∶趣文

水窖: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水利制度变迁

曹远征 邹 蓝
1999年01月01日


  “陇中之苦,甲于天下”。这是黄土高原上的甘肃定西地区和宁夏的西吉、海原、固原(西海固)的历史性结论。政府和国际援助多年来的努力使这一带的贫困状况有所减轻。但是至今这种状况仍然没有全部改观,特别是在远离城市和道路的深山。“三西”依然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究其原因,降水少而干旱,是生产效率低下的主因。频繁的旱灾往往使粮食绝收,人畜干渴而死;而夏秋集中的豪雨及多发的冰雹,则往往毁坏作物和冲毁田地。在这样的多灾多难地区,人的生存尚成问题,发展就更难说了。

黄土高原地理气候状况概述:

  甘肃定西位于陇中旱原丘陵山区,宁夏西海固位于宁南半荒漠山地,均在黄土高原西部。

1. 黄土

  黄土颗粒小,土质疏松,容易受水侵蚀;缺乏植被时更易导致地表径流造成的冲蚀、塌陷。

2. 降水

  干旱缺水是黄土高原的气候特征,雨量从黄土高原的东部到西部,由 600 至 700 毫米降之 300 毫米以下;宁夏南部和甘肃陇中处在中国年降水 200-400 毫米带中,仅高于腾格里沙漠和阿拉善沙漠的降水量。更不利的是雨量季节分配严重不均,该地区一月降水在 5 毫米区内,四月降水在 10-25 毫米区内(定西和宁夏最南端在 25-50 毫米区内),七月降水在 75-100 毫米区内,而到十月,西海固在 10-25 毫米区内,定西在 25-50 毫米区内。而这些地区的年蒸发量高达 2000-3000 毫米。

  降水的时间分布与作物生长期错位。降水主要集中在 6 月至 9 月的夏季,占全年降水的 50-70%,以 8 月最为集中,多以暴雨形式降下,1959 年 8 月 3 日,宁夏盐池县日降水 115.9 毫米,为全区最大日降水量。1966 年 7 月 22 日甘肃礼县日降水 116.3 毫米,为全省最大日降水量。

  宁南地区平均年降水 300-500 毫米,且 70% 左右集中在 7-9 月,年均降水量 131.8 万立方米,径流资源 8.2 亿立方米,亩均径流量 59 立方米,是全国亩均指标的 1/30。扣除汛期高泥沙含量水和高矿化水,年可利用径流资源为 2 亿立方米。

  宁南地区最南部,年降水为 500-600 毫米,北部为 200-300 毫米。旱灾多发,一般是五年一大旱,两年一小旱。每年有冬春旱,夏季也少雨。霜灾、雹灾几乎每年发生,1/3 的人口和牲畜饮水困难。

  春旱是宁南山区的突出气候特征,非常频繁。据 1949-1995 的 47 年统计,旱灾发生在 39 年。80% 的年景受旱灾影响,其中绝产面积超过 50% 的严重干旱年份有十个,绝产面积超过 80% 的极端干旱年有四个。

  春旱频繁,而春季作物播种、生长困难;而汛期却降水过量,在浪费水资源的同时,又造成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上雨季一般每次降雨,日降水量为 25-49 毫米为大雨;或暴雨,日降水量为 50 毫米以上。

  雨季内也有长时间无雨状况。而在冬春季节雨水稀少,仅占全年的 15-20%,因此春旱严重,不利作物播种和灌浆。有时出现伏旱或伏秋连旱,部分地区人畜饮水都困难。

  陇中地区:年平均降水 150-550 毫米,春季降水为全年的 20%,春旱严重,有时有伏旱。干旱出现频率很高,有十年九旱之说。雹灾和霜灾对农作物威胁较大。

  河西走廊以及景泰、靖远、白银、皋兰年降水在 250 毫米以下,为极端干旱地区,属干旱沙漠戈壁地带,没有水利,就没有绿洲,就没有农业。

  降水在 250 毫米到 400 毫米之间的地区有兰州、会宁、定西、永靖、东乡等县市,属半荒漠地带。

  半干旱地区的年降水在 400-550 毫米之间,属草原地带,有华池、环县、庆阳、静宁,通渭、秦安、陇西等地。

  甘肃的陇中地区,主要由这三个类型的地区组成。这里传统是在山坡上开荒种地。导致水土流失。而单产低,人口出生率高,对粗放型的耕地扩大需求很大。由于缺乏燃料以取暖和做饭,铲草皮和砍伐灌木和林木的现象及其严重,对植被破坏很大。

  由于地表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亦严重,每平方公里每年流失表土 5000 至 10000 吨。

  甘肃缺水同样导致劳动力浪费于拉水以供给人畜饮水。

3. 水资源不足:

  这两大地区 70% 雨水集中在 7、8、9 三个月,多以暴雨、冰雹形式出现。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宁夏山区 8 县水资源总量为 11.1 亿立方米:地表水 7.71 亿,地下水 3.39 亿。因为水质恶劣,含沙量高,可用水资源仅仅为 4.7 亿。人均 200 立方米。而同心县仅 23.6 立方米。

  宁夏南部山区 186 个中小型水库因为水土流失导致的淤积,有效库容仅为 3 亿立方米,且每年还要以 1000 万立方米的速度淤积而减少。干旱年份,水库多干涸,河水断流,井窖见底,人畜饮水更困难。1992 年大旱,固原甘城乡居民为吃水,要雇手扶拖拉机到 30 里外的地方去拉水,每户支出的拉水费用高达 600-700 元,在贫困山区,这项负担对于贫困线以下的农户,非常沉重。

4. 水质差:

  1985 年宁夏南部山区居民饮水情况:

  共有 68884 个水窖,占各类型用水的 43、36%(大口井 15.38%,喝水人占 36.33%;手压井 32.78%,15.11% 人;小口井 3.15%;机井 0.54%;窖水、河水 0.61%;泉水 3.78%;沟水 0.06%;坝水 0.02%;自来水 0.32%,17.2% 人;共计 100%)。南部山区 5 县 67 乡 441 村 389451 人喝窖水,占人口的 10.00%。

数量 县数 人数
大口井 24440 15.38 19 237 1726 1415359 36.33
手压井 52067 32.78 13 108 700 588797 15.11
小口井 5005 3.15 12 63 358 87192 2.24
机井 850 0.54 15 68 198 85937 2.21
窖水 68884 43.36 5 67 441 389451 10.00
河水 976 0.61 9 78 358 155752 4.00
泉水 6002 3.78 14 129 975 488234 12.5
沟水 90 0.06 5 78 358 4669 0.12
坝水 33 0.02 3 17 27 8389 0.22
自来水 507 0.32 17 - - 671798 17.2
合计 158854 100 - - 100

  大口井占数量的 15% 供饮用人口占 36%,与手压井和水窖正相反。可见其主要分布在川区水较多而人口密集处。后两者主要分布在缺水的山区,人口密度低。有窖的村平均 883 人,窖均 6 人;有大口井的村平均 820 人,井均 57 人;两者数量比差异大 15.38:43.36。

这里的水质主要有以下的问题:

1. 苦咸水
2. 含氟量高
3. 低碘
4. 低硒
5. 饮水中高六价铬
6. 窖水低含氧(合格率为 47.6%)
7. 窖水氨氮含量合格率为 56.0%
8. 窖水亚硝酸氮含量合格率为 21.6%
9. 水中含细菌量合格率为 25.6%,河沟水含菌量最高。
10. 水中大肠杆菌检出的合格率为 19%,河坝水皆不合格。

  缺水和水质低下,导致这些地区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如在生态和社会等方面。

  固原地区每年平均每平方公里流失表土 3000 至 7000 吨,部分地方超过 10000 吨。而人口密度宁南为 76 人/平方公里,固原地区为 110 人。这对生态及环境的压力很大。

  宁夏山区 8 县:即西海固地区:西吉,海原、固原、泾源、同心、盐池、彭阳、隆德。面积 3.05 万平方公里,人口 233 万,其中回族 114 万,因干旱而经济发展受严重限制,1996 年底有 76 万人未得温饱,占当地人口 36.7%。

  缺水浪费劳动力资源:80 年代前缺水生产队每 6 户配一头牲口,一台运水车和适当劳力,在旱季专门出外拉水。

  80 年代以来实行土地承包制后,缺水区每户一名壮劳力,每 3-5 天拉水一次。宁夏南部山区按 50 万户算,每年投入劳力 3000 万-5000 万个工日。

  干旱减产粮食:每年 2.5 亿斤,影响温饱 10% 人在特贫线下,30% 脱贫者遭灾后返贫。

总结起来,缺水在黄土高原上所导致的问题大致如下:

居民对生活悲观绝望;
影响婚姻:山民难娶媳妇;
影响安定:争水争耕地打架。人口流失到外地作案;
破坏生态:开荒以广种薄收;
影响体质:地方性氟中毒广泛,缺碘症突出,智力发育受损。

  因而,解决黄土高原上居民和牲畜的饮水和灌溉用水,并逐渐恢复裸露的地表上的植被而改善生态,是黄土高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多年扶贫,最后而最困难的任务现在集中在深山而分布很分散的贫困农户身上。而解决他们的温饱,如果没有别的办法而只能沿用政府出资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作法,其资金投入必然更大。这是无法作到的。

  因为高扬程提水灌溉工程,以现有情况算,每亩灌溉地,平均投资 2000-3000 元,此外国家还要投入资金维护和负责维护人员工资,补贴农电。黄土高原的黄河支流沿河地带,多为低地而塬高,扬水高程大,输送距离远,工程难度大,投资多,蒸发也大。损耗多。

  鉴于回族人口集中的黄土高原上的突出贫困,解决这些困难不仅仅是出于经济发展需要,更是出于社会和政治需要。政府有义务来承担这些责任。但是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地区政府的预算困难加大。在发达地区政府的投资可以从水利工程的受益地区和企业及个人获得税收而回收巨额的原始投资,而在黄土高原上政府作为业主就无法考虑资金回收,而且还要继续支出水利工程的管理、维修和营运费用。因为政府提供的水,是带救济性质的公共物品,不能出售。因为在这个贫困地区,即使政府想出售,人均收入在 300 元以下的农民,也无法按水的实际成本支付水价。几乎没有现金收入是一个障碍;收成少而不稳定,常依赖政府救济度日而没有预期收入则是另一个障碍。因此政府也无法通过提高水价来创造节水压力,调节水的使用量,以达到提高用水效率的目的。长期以来,黄土高原上的灌溉方式一直是大水漫灌,每亩地要耗水数百立方米。在加上这里光照强烈,蒸发量高达 2000 毫米以上,使水渠的水损耗达到 30%。这更加提高了国家引水设施中水资源的成本。

  为解决人畜饮水,自 1949 至八·五末(1991-1995),宁夏累计投资 13214 万元(政府投资 11137 万,群众自筹 1767 万,其他投入 309 万),完成如下工作:

  兴建引水工程 203 处、水井 9415 个、家庭水窖 18.7 万个、集雨设施 4638 个、其中八·五期间兴建引水工程 203 处、水井 3585 个、水窖 2.6 万个、集雨设施 2938 个、其他引水工程 98 处。

  五十年代以来,政府基本采取了大型水利工程的方式,提黄河水上高原,并在地貌破碎的地方建造长距离引水渠道,其成本非常高。早期的青铜峡水电站,除发电外,还抬高水位给宁夏黄河两岸的引水渠送黄河水以利灌溉。

  八十年代以来国家还在这一地区兴建了若干大型水利工程,例如,陕甘宁地区的盐池、同心、定边、环县提水工程,工期从 1988 年到 1996 年 10 月、国家和地方投资 3 亿,建设共用干支渠 590 公里,供水管网总长 1127 公里,用于居民的饮水、灌溉、地方病防治、生态改善。灌溉 32 万亩土地,解决 36.2 万人,127.13 万牲畜的饮水。不计满足人畜饮水需要的成本,平均每亩水浇地的成本为 937.5 元。

  固海扬水工程总投资 1.7 亿元。系 1979 年开工,1983 年第一期工程完工,1986 年全部竣工。提水高度 342 米,解决 20 万人和 18 万大牲口的饮水;灌溉 60 万亩。不计满足人畜饮水需要的成本,平均每亩水浇地的成本为 283 元。以现在价格计,则建设成本上升 5 倍或以上。

  又如工程规模更大的引大入秦项目,从青海大通的大通河引水入甘肃兰州近郊的秦王川,灌溉数百万亩土地。工程量包括几个大型渡槽和引水隧道,工程经费达 20 亿元。

  国家出资修建这些水利工程,所提升的水的所有权自然是国家所有,其管理和分配自然也是政府的业务。当地居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可以不考虑投资回报的问题的话,在市场经济改革开始以来,预算紧张的情况下,再不考虑投资的机会成本和投资效率,显然就行不通了。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工程的总状况是经费短缺、维护不力而导致失修。计划经济时代的大修水利的局面,恐怕难以再现。因为土地皆已承包到个人手中,在沿海发达地区,政府没有必要承担企业和私人能自己解决的负担。水利设施有许多已经被个人承包或收购。中央财政对地方大型项目的注资能力在下降。西北省区的财政状况与沿海地区相比,更是渐趋困难,难以承担大型工程的支出。从青海的大通河引水到甘肃兰州郊区的秦王川的大型水利工程,即是中央为主出资的。同时,定西和西海固的问题却因贫困程度相对加深而更为突出,引起国际和国内的广泛关注。这种反差使定西和西海固的贫困得到较多的外来援助而有一些缓解。然而,在深山区,居民和牲畜饮水和灌溉用水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

  显然,随计划经济体制被市场经济制度的取代和现有工程的完工,饮水仍然困难的农民由于分布很分散,并主要分布在深山里,政府继续兴办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为他们服务已经不太可能。因为以往的大型水利工程受益的主要是川区和浅山区,在深山破碎的地貌上筑水渠,成本无限高而无法承受。农民自己打井挖水,可以解决很大问题。由于缺乏地下水或地表水,而地层坚硬,优质深层水无法获得,农民在技术和财力约束下只好用几十米的浅层水,然而这类水含氟量高,对人体有害,且口感发苦。

  1994 年夏秋之交,甘肃宁夏开始旱灾,持续到 1995 年夏季,形成秋冬春夏四季连旱的

  1929 年以来最大旱情,甘肃全省 86 县中,73 县严重受灾,40 万人出门拉水。

  1995 年形成特大旱灾,甘肃有 300 万人,200 万头牲畜缺水,甘肃中部和陇东有 40 万人以上到 10 公里外去取水,最远的有 50 公里左右。有些地方水价高达 100 元 1 立方米,每桶水 5-10 元。为解决缺水的灾难,1995 年 4 月开始,到 6 月,省政府下拨抗旱经费 2500 万元,地、县筹资 1500 万,群众自筹 4000 余万,组织 2.5 万辆车辆拉水。榆中北部山区拉水成本 30 元 1 立方米,每户每年用工 40 个左右。

  就是非旱年份,因为当地缺水或缺好水而需要到外地拉水,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很严重。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宁夏每个缺水生产队一般要为 6 户人配备一头牲口,一辆架子车和相应的劳动力(2-3 人)拉水,每车可以拉 3 立方米的水。改革后,缺水地区每一家要投入一个壮劳力,每 3-5 天拉水一次。据估算,宁夏南部山区有 50 万户,每年投入拉水的劳动力达 3000 万到 5000 万个工作日。

  如前所述,黄土高原地区的年降水总量的 70%-85% 集中在 6 月到 9 月,而且多以暴雨形式降下。介于甘肃定西和宁夏西海固之间的甘肃靖远的年降水季节分配情况如下:

降水单位毫米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1994 0 2.7 32 3.9 13.0 46.9 51.4 54.6 6.7 22.6 0 0 205.0
1995 2.8 1.4 2.1 2.3 7.1 6.2 98.4 93.7 51.5 20.1 0 0 285.6

  《利用雨水工程发展山区经济》靖远县水利局杜延珍,《干旱地区农业的基本出路探讨-甘肃雨水集流研究论文集》甘肃省水利厅,第 99 页。1996 年 9 月,兰州。

  这样的降水模式,给当地居民在雨季用自己挖的水窖积蓄雨水提供的可能。这里的农民祖祖辈辈有在院内挖窖集雨水供饮用的习惯。其成本相对于到外地拉水和买水,只是自己挖水窖所耗费的劳动。在院内外挖土窖,用场院当集流场。只要在地表能形成径流时引导雨水进入水窖,便能利用这些可观的降水。头一年雨季蓄下的水,到次年旱季补充饮用。这是由来已久,代代相承的作法。但是农业却一直是靠天吃饭。甘肃和宁夏的黄土高原上农民判断一户人家的家境的富裕或贫困,首先看水窖。数量是当地衡量财富的尺度。水窖一般人家有一个,富裕的有五六个。有水窖就能活命。姑娘嫁人,自然选水窖多的人家。

  以往黄土高原上的农民生活贫困,对水窖和场院所能作的投入很少,工艺简单,有渗漏,水质也有问题。受蓄水容量和质量的限制,在雨水利用上,只能勉强满足人畜的饮水。遇到特大旱灾,则水窖水量不够,还要外出拉水,或买水渡过难关。

  农民传统以窖水为旱季饮水保证。家有水窖多而有剩余水的,也有接济左邻右舍的,也有出售的。

  这意味着,即使在计划经济年代,这里用于喝水的水窖水,也算是私有物品。但是如果把水作为投资品而属私有,则是当时政治经济制度所不能容许的。而且农民得不到预期的收入,也不可能把自己的私有水投到产出归生产队和公社的土地上去。

  在旱年,如果饮水有余,农民也尝试用窖水点浇庄稼和蔬菜等。文化大革命时固原县革命委员会号召抗旱时,也曾动员干部群众提水点浇庄稼作物。但是由于土质和蒸发量的问题,水一浇,随后蒸发而使泥土板结,反而影响庄稼和作物。在 1958 年大跃进时期,甘肃榆中北部山区的中联川乡中联川村曾经试验在路旁挖水窖,以蓄积雨季的降水作灌溉用,由于技术低劣,水窖渗漏严重,且污物多,无人专门负责。最后只好不了了之。至今路旁黑洞仍在。

  充分利用降水集中的汛期的宝贵降水资源,开发农业等的潜力,化弊为利,是长期以来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居民、水利和农业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改造农村传统的水窖技术,积蓄更多的雨水以实现雨水的季节调剂,在春旱时补充降水的不足,为这方面的问题解决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1990 年海原县兴隆乡冯川村农民田彦财挖 4 口蓄水窖,蓄积当年秋冬雨雪 200 余立方米,第二年试种地膜玉米和地膜西瓜,玉米亩产 300 公斤,西瓜亩产 3500 公斤。

  窖水点灌多用于种秋作物,春天播种时需要的水少(玉米),窖水足够。等到秋季需要大量水的时候,降水大大增加,有效利用了降水。裸地上的蒸发,变为作物的有效蒸腾。秋雨春用,安苗补灌。这是最有效的利用雨水资源。

  1991 年该乡科技副乡长黄正武感觉到水窖的这种作用,有意识诱导农民多打窖蓄水,以此增加可用水量,发展种植业。1993 年这四眼蓄水窖的存水,在当年有效降水不足 50 毫米的大旱之年,7 亩套种的瓜菜平均亩产 2780 公斤,西瓜亩产 4020 公斤。见到这样的效果,农民开始主动打窖,当年增加水窖 48 眼,蓄积的秋季雨水,到 1995 年,又是大旱之年,1600 立方米的窖水,维持果树 60 亩,瓜菜 28 亩,温室大棚 0.5 亩。20 亩瓜菜每亩收入 864 元,15 户种植户户均收入 1600 元,示范户田成海靠种菜全家人均收入 886 元。

  1991 年宁夏水利厅发现了这种作法,给予支持并进行观察试验。1993 年这个措施初见成效。水利厅总结了其经验并开始推广这种行之有效而成本不高的地方“乡土办法”。

  集雨灌溉的模式是,夏秋雨季积蓄雨水,次年春夏使用。

  宁夏的政府支持挖水窖发展生产,自黄正武开始。1993 年,自治区政府认可这种措施。次年,水利厅安排 16 万元在南部山区各县试点 19 处,53 户,窖水灌溉面积 102.7 亩。

  1993 年宁夏水利厅开始重点抓水窖工作。当年到基层调查时,发现年初南部山区老百姓自觉不自觉地用窖水种地,抗旱。彭阳县政府组织群众到洼地拉水浇烟草,有人嫌远(实际上就是成本更高),所以用自家节余的窖水种瓜保苗。

  1996 年南部山区第一次种农膜玉米,降水好,地膜管用,浇灌也好。玉米普遍收成好。但是西吉、隆德县则因阴雨而积温低,玉米长得矮,收成受影响。但是农民还是高兴,因为秸秆解决了牲畜的饲料问题。

  宁夏西海固年平均降水不足 200 毫米,蒸发达 3000 毫米以上。1993-1996 连续四年大旱。但是在水窖存水灌溉下,试验种植成功。

  1995 年大旱,海原冯川村利用 40 眼水窖蓄积下的 1600 余方水,满足 134 人、34 头大牲畜和邻村 600 余只羊的饮水外,还保证果树、瓜菜、日光温室的生产用水,瓜菜平均每亩收入 864 元,15 户种植瓜菜的农户仅此一项收入户均 1613 元。该村现为自治区试点。

  固原县北部七营乡倪豪村 1994 年打窖 10 眼,种植西瓜 21.5 亩,采用地膜技术和微灌,全生育期结合雨季共补充灌溉 10 立方米/亩,每亩平均收入 668.2 元。1995 年灌溉窖发展到 58 眼,窖灌农田 140 余亩,全村 120 亩穴灌西瓜总产量达到 30 万公斤,户均纯收入为 2743 元。人均纯收入 550 元。示范户倪万荣家有 5 人,有 5 窖。种植粮菜经济作物 12 亩,人均 2.4 亩窖水浇地。全家种植业纯收入在 1995 年达 8900 元,人均 1780 元,人均粮食 400 公斤。该村亦为自治区试点。

  1996 年宁南山区窖水点浇地膜玉米 25.7 万亩,仅占山区粮食播种面积的 3.6%,而产量达到 2.4 亿斤,占山区总产量的 16%,即 1 亩地膜玉米等于 5 亩旱地或 10 亩山地的产量。

  窖水的商品化,前提是挖窖技术改良后存水的增加;其售价的参照,则是大旱之年救济灾民运水的成本或自己到外地拉水的成本。每吨水按运输距离的远近,有数十元(50-70 元)的运输费用。政府配给的数量极其有限,据榆中县中联川乡中联川村村民赵子云介绍,为每人每天 3 斤,即 1.5 公斤。农民自己去远处拉水成本也很高,不如就地买水便宜。

  固原县南部的马渠、甘城等乡,秋季没有蓄水时,冬天便要到固原七堡的引黄水渠终端拉水灌入窖中。距离三十多公里,雇佣拖拉机和人力成本核算,1 方水价格在百元以上。家有余水的,便以每窖千元的价格卖给别人(每窖有 30 立方米以上,价格比到远处拉便宜得多)。价格如此之高的水,当然不可能用于灌溉,因为产出大大低于投入,所以高价买来的水完全是供人畜饮用。

  甘肃静宁祁家大山乡农民穆贵新拿出盖房子的钱建起 1 座蓄水 300 方的蓄水池,部分补灌自己 10 亩农田,其余为村民提供有偿服务。

  会宁县新庄塬乡张宗禄 1990 年打窖 3 眼和一个集流场,1995 年大旱,向特困户供水一窖,解决 70 人的饮水,向个体户出售一窖水,得 460 元,自用一窖。

  在挖窖普遍化以后,水价就下跌了。但是仍然没有人用买来的窖水灌溉,除了饮用,就是用来搅拌挖新窖所用的混凝土。这就是说,作为商品的窖水,视用途的不同而性质不同:供饮用时是消费品;而在用于搅拌混凝土时,就是投资品。

  对于作为投资品的窖水,在出售的窖水中占多大比重,非常难以测算。但是其九十年代的出现和存在本身,就在制度上有了重要突破。计划经济时代对于作为个人消费品的窖水如何支配政府无法干预,毕竟私人水窖的水资源在公共物品的边界之外,计划无法渗透到家庭中;而政府不能容忍作为生产资料或投资品的水资源不为国家或集体所有。当时农民所允许拥有的生产资料,无非是锄头,镰刀,铁锨,扁担,水桶等简单农具。以当时价格计这些农具的价值,每户不大会超过 50 元。改革前的意识形态或者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决定了这一点。政府就只能作唯一的选择:支出巨资兴修大型水利工程以解决黄土高原上的灌溉需要。

  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在九十年代以前农民自己也有水窖,而政府却只能耗费巨资兴建大型水利工程。

  为什么直到那时还无法停止耗资巨大的水利工程,无法提倡以挖水窖这种成本低廉而更有效的乡土方法来解决深山里农民的饮水甚至少量的灌溉呢?

  根据我在银川,兰州和榆中县多方面调查核实,其原因主要有四:

  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价格调整和良种使用,以及经济体制改革。

  地膜保墒保温,保证玉米在海拔高地区 2100-2400 米地区的正常成熟;配方施肥和水地施肥量,保证产量提高。川区带状种植技术引入,提高了高产技术的增产作用;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滴灌节水。

  价格机制引致小麦耕作技术改良,良种和播种量,提高了产量;玉米良种;改变了当地不种玉米的传统。

  到九十年代,黄土高原上地膜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而地膜的应用,除了可以保持土地的水分外,更保持了地温,从而人为延长了无霜期,使得若干种作物在高寒的黄土高原上能正常生长。水窖点灌技术的推广,以农膜的广泛使用为前提。到八十年代末农膜推广使用,才使得窖水可以用到作物灌溉上,因为农膜覆盖在地面上,有效防止了水分的蒸发,并提高了地温,人为延长了无霜期,从而使黄土高原上的高海拔地区第一次种上了玉米。直到此时,生产窖才开始出现在田间地头。地膜覆盖使灌溉用水量减少,窖水足以解决较大面积的庄稼或果菜。地膜下沟灌每亩灌水 5-7 立方米。适用于地势平坦的地块。其用水效率是常规灌溉的 15%。

  地膜玉米:点种每穴浇水 0.5 公斤,出苗后穴浇补灌 2-3 次,每次株 1-1.5 公斤,合计每亩补充水量 10-15 立方米(1 万-1.5 万公斤),即可进入雨季。每窖可灌溉至少 2 亩(30 立方米水)。

  如果应用了地膜,增加了生产成本,而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不提高,生产成本仍然无法弥补,有了水,农民还是没有生产的积极性。而九十年代以来粮食的收购价提高,调动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宁夏水利厅农田水利刘勇处长介绍说,地膜覆盖种植玉米起先无法推广,因为成本高,而收入低。每斤玉米仅 0.1-0.2 元。后来玉米收购价格提高,(市场上价格逾 0.6 元,1997 年跌到低于 0.45 元,而国家救济粮玉米则在 0.6 元斤;同心县窑山乡,因种粮收入少则影响还贷)农民开始多种玉米。1997 年玉米价格又下跌,种植又减少。但是使用农膜的技术已经掌握,农民则改种其它效益好的作物:西瓜,葵花,土豆等。同心的预旺南园村种旱地西瓜,效益好,1998 年当地西瓜扩展面积达到 2 万亩左右。海原洛山乡和兴隆乡历史上有种旱地小香瓜的传统。因为水窖解决灌溉,春天保苗效果好,小香瓜加上西瓜,共种 8000 亩,地膜瓜收成好。比陕西季节晚的反季节瓜。主要运输到陕西市场。宝中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都方便。个体运输户自己运输瓜到陕西市场。

  节水技术取代了传统的大水漫灌这种浪费的方式。有限的雨水资源在饮用外就有了剩余,可以用作灌溉。甘肃榆中甘草乡东岭村每 6 亩梯田,配移动和固定式微灌管网,采用滴灌、渗灌、小喷灌和人工点浇方式,对大田和蔬菜大棚微灌,一般每亩大田补灌两次雨水计 30 方,天旱也丰收。1993 年,水窖灌溉塑料大棚温室蔬菜:辣椒、西红柿、茄子、黄瓜等,平均亩产 2500-7500 公斤。

  1994 年起该地开始应用良种,用地膜小麦、玉米及小麦玉米带状混种试验,小麦产 200-250 公斤,小麦玉米混种 397 公斤。1995 年在特大旱灾,洪灾和雹灾情况下,13 亩试验田共产粮 2090.8 公斤,平均亩产 160.8 公斤,比大田小麦平均单产 15 公斤高 39.7 倍。

  庆阳地区宁县焦村,1995 年大旱,试验种植地膜小麦 4 亩,平均单产 283 公斤,比露天麦高 208 公斤。

  天水市清水县关山村,1994 年还吃救济粮,1995 年试验人均种 1 亩地膜玉米,虽受旱灾,单产仍然达到 300 公斤以上,加上其它粮食作物,实现当年粮食产量翻番,当年解决农民吃饭问题。

  宁夏同心县羊路乡吊堡子村窖水节灌地膜玉米 450 亩,产量每亩 1500 斤。每亩平均用水两次共 23 立方米,合每立方米水生产玉米 65 斤,值 26 元(每斤 0.4 元计)。亩产值 600 元。

  每亩地膜玉米的种子、地膜、化肥,水等投入价值 100 元左右,产量或价格低就不合算。

  更为重要的前提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使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黄土高原上也得到推广。虽然土地没有归私人所有,但是其使用权却私人化了,自然其预期产出也归承包者所有。其产权也就能得到明确的界定和保护。这是农户愿意将私有的水资源作为投资品投入到生产上的关键。如果没有土地制度改革这一个前提作为先决条件,农民在饮水得到保证后,基本不可能有积极性多挖水窖来扩大生产。因为以往的惯例就是每逢灾荒而无法吃饱饭,自有政府提供救济。连饮水都要免费提供,更何况粮食。

  在国家预算出现困难、大水利工程难以延伸到深山、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推进土地承包制、干旱区农民自我寻找可利用水源、适用农业技术推广到黄土高原等原因,在 90 年代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把乡土的水窖技术突出出来,并在黄土高原的水利制度上作出了创新。

  按生理需求量,以每户 5 人,按每人每日需水 15 升计,则每一户农民每年的总需水量为 W=5×15×365÷1000=27.375 立方米。而据宁夏和甘肃水利部门的实验,每平方米的平面,每年可以集流 200 升,即每五平方米的集流场可以集 1 立方米的水。这就是说,一般每户有 150 平方米的集水平面和两口容量为 15 立方米的水窖,全家全年的饮水就可以得到保证。

  用水窖集雨水,宁夏窖一个(容积 45 立方米),甘肃窖两个(容积 15 立方米),即可满足一户的人畜饮水。实验证明,在 400 毫米降水地区,采用混凝土地面集中雨水,其效率可达 70% 以上,即落到这个面积上的雨水,有 70% 可能被集中引到水窖中。每平方米的集流面上,年集水量可达 200 升左右。即 5 平方米的面积可以集雨水 1 立方米左右,一个五口之家的饮水需求,150 平方米的集水面及 1 个水窖即可满足。

  在这种优点显示出来以后,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推广,水窖这种乡土传统技术的新利用法,在大水利工程无法延伸到、而贫困问题更加严重的深山区孕育和发展。政府通过补贴个人在田间院旁挖水窖,集雨水以作饮水和少量灌溉,既解决温饱问题,又帮助生产发展;开始积极鼓励农民挖水窖蓄积雨水。

水窖及必要配套物:

  整个系统由集水场、引水渠、沉沙池、拦污栅、进水管、窖口井台、消力设施、水窖和田间灌溉系统组成。

  集水场:有一定产流面积的山坡、道路、庭院、场院、房顶、或人工集水面,可以作集水场,而水窖地址也在一起。如无天然集水场时,则建人工集水场。一般每窖需要 4 亩面积的集水场。农民开始舍不得把 4 亩荒平地压平作集水场。觉得可惜。打了水窖后见了效益,才开始主动扩大集水场面积,以蓄积更多的水。因为单位面积产量的收入,远远超过弥补旱地收成。

  公路多沿黄土丘陵的梁,峁顶部绕行,两边多是山坡地和梯田。如果利用这些路面当集水场,好处是不占现有耕地面积。一般公路宽 5 米,每公里公路就是 5000 平方米的集水场。在年降水 400 毫米的地区,按 70% 的集水效率,每公里路面全年可集流 1400 立方米。不利之处是油污染和铅污染,若作灌溉用,质量还可以。燃煤产生的酸雨对水质有影响,但是在深山区问题目前还很小。这方面的研究也还没有开展。

  窖址:远离沟边 20 米以上,不靠大树、陷穴等易渗漏的地点。如在山洪沟旁修建时,则窖址避开主沟道,自上游引水入窖。

  窖址力求进水和用水方便。灌溉用水窖修在灌溉田地旁,并要尽量高于田地,以便自流、倒虹吸或提水灌溉。在甘肃,一般受灌溉的地,低于水窖 6 米。

  沉沙池:大小由来水量决定,一般长 2-3 米,宽 1.5-2 米,深 1 米。高于进水口。距离窖口 2-3 米,以防渗水造成窖壁坍塌。

  拦污栅:设在高于沉沙池底 0.5 米,引水管的前面。防止污物进入水窖。

  消力设施:进水口水流入窖的底部接受水流冲击处置放石板或混凝土板,以防冲坏窖底防渗层。

  窖口井台:一般高于地表 0.3-0.5 米,平时要封闭,可安装井盖或提水设备(如水泵等,手压水泵 160 元左右),引水软管 30 米,50 元左右。再省力,则有电泵和微灌设备。农民从手提窖水,用汤盆滴浇;到用手压泵,软管;再到电泵和其它设备。一步步省力,提高效率。前提是靠这种灌溉方式发展了生产而获得了扩大生产的资金。

  施工期:每年 4-6 月,雨季到来之前,开春春播之后,以利雨季蓄水。

  水窖日常维护:

  下雨前清理进窖水路,下雨时及时引水入窖,水蓄满后立即封闭进水口,以防水位高出防渗窖体线而使窖坍塌。

  定期清理沉沙池和水窖,以避免淤积减少水的容积。

  如用胶泥防渗的窖,不能把水用干,需留下一点水以保持窖内湿润,防止防渗层干裂脱落。

  饮水窖,窖底应在地面 5 米以下或窖水深 6 米以上(水深 6 米即可自清,长期存水亦不腐败 )。

  宁夏的设计规范是,水窖的蓄水高限一般为 4.5 米,距地表还有 1.5 米-1.6 米。溢流管在高限下 20 厘米。

  窖深 4.5 米时蓄水 50 立方米,用水泥 0.7 吨;深 5.4 米时蓄水 60 立方米,水泥 0.83 吨。

  农户的土窖用水泥 0.07 吨,当井盖、

  各种规格窖均用水 3 立方米,用于搅拌水泥或胶泥用。

  政府补贴 400 元的水泥、钢筋,农民自筹 200 余元买砂石和水(搅拌水泥),此外自己投工。(甘肃)总物资成本为 760 元左右。

  水窖建设现状:

  自 1990 年水窖开始受到重视以来,截止 1997 年 6 月,甘肃的水窖水灌溉面积已达 57 万亩,在宁夏西海固也达 20 万余亩。由于两个省区政府以 " 水窖工程 " 来鼓励干旱半干旱的定西和西海固民众挖水窖,水窖数量增加很快。

  固原 1996 年共打井窖 4.4 万,其中生产性水窖 2.57 万。平均每三户 1 眼。地膜玉米单产 400 公斤以上。

  泾源县,1996 年地膜玉米 16265 亩,平均单产 477.5 公斤。总产 777.5 万公斤。

  同心县,1996 年-1997 年打窖 12599 眼,地膜种植面积 21581 亩,当年 90% 的窖已经蓄上了水。对 1997 年生产起保证作用。该县羊路乡 1996 年 246 户种地膜玉米 1000 亩,平均单产为 600 公斤。1997 年计划中地膜玉米的有 1721 户,计划面积达 5600 亩。即使 1997 年降水少,靠窖水也能种好玉米。

  海原县,1993-1997 打生活水窖 5320 眼。

  宁夏计划,西海固地区贫困人家每户建水窖两个,容积共 120 立方米,可浇 2 亩(滴灌)。每窖补助 400 元,平均成本为 800-1000 元,农民出工,运沙等,水泥材料由政府发给(400 元)。一般当年即可见效,当年收回投资。

  甘肃计划是,贫困户开发的窖灌田,一般每亩地 2 眼水窖,1 块混凝土集雨面 120 平方米(庭院则 100 米加 50 米的屋顶),砂石水泥远的地方,总成本 1700 元,(不含农民投工计 700 元),近处则为 1000 元。水窖可用 30 年,混凝土集水场用 15 年,计年投资 50-80 元。年降水 300 毫米时,可以集 70% 的降水计 30 立方米。基本满足 5 口之家的需要加上庭院经济。正常年景粮食产量每亩 400 公斤,计 800 元,2 年即可收回投资。若经济作物,则当年可以收回投资。自流灌溉时没有其它成本,只有灌溉工具(软管)的折旧,每年每亩仅为 2 元。政府一次性补贴后,没有维护费用等。亦可免去或减少因干旱而发生的救灾物资及费用。群众自己维护,管理。

  有的家庭水窖多而大,已经开始将水作为商品经营。私有窖水作为消费品向来可以出售,但是原来老式水窖质量低,渗漏严重,几乎无剩余。剩余者几乎全出售给旱灾时的乡邻饮水。很少有可能用于灌溉,因为成本太高,而且窖水剩余很少,而当地传统的漫灌习惯需要大量的水,而窖水不足,远不够蒸发。除了个别人的自留地和改革后的承包土地外,剩余水很少有转变为投资品的。先打窖的人,水有了剩余,出售水的现象出现就多了起来。如果不买水,缺水户可以去远处拉水,每车 3 立方米,耗用人力物力很多,不如买水成本低。现在大规模打窖,蓄水增多,普遍用于生产,则窖水是消费品兼投资品。需求量增加很多,剩余还是不多。出售的窖水,多半用于饮水,一部分用于建设水窖时搅拌水泥用。

  农民依靠政府补贴打两口窖,待条件改善后自己全资多打窖以解决生产扩大用水问题的个案很多。宁夏盐池县暂时没有上级下达打窖任务时,受无水之苦的群众自己掏钱或借钱,贷款打窖 1488 眼。(盐池不在西海固地区)。

  但是水窖也只是在水量供人畜饮水后有富裕前提下,才用于灌溉。在干旱年份水少时,主要还是首先解决人畜饮水的急需。所以生产性水窖,只是在积蓄的水充足时的方便名称而已。

  政府补贴水窖建设的意义在于,保证居民的饮水和一定的种植业发展而保证温饱,是荒年的救济与发展相结合。政府由此可以免去灾荒年度的大量救灾费用,也省去了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费用以及维护人员的工资开支。

  与传统的政府兴办大水利工程相比,水窖的水资源的所有权就明晰化了:虽然政府提供了补贴,水窖的主人对自己水窖的水还是拥有所有权。水资源实际上被私有化了,事关自家的切身利益,水资源利用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而政府则用较少的成本就解决了难度非常大的深山区农民和牲畜的饮水的需要;还因为剩余的窖水能灌溉少量土地而提高了产量,解决了温饱,从而降低了在干旱饥荒之年筹资救济的资金需求。

  实际上水利制度的改革,在全国各地都在推进。黄土高原最东部的山西,作为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在这一方面有较大推进,主要在产权改革方面。

  山西的股份制水利项目超 20 万个。在晋南、晋中为主的农业发达地区,机井、提水设施、电源,管道等设施,被个人集资承包。而所引的用于饮水和灌溉的商品水,依投资和当地情况收取费用。有的地方对未入资者收费高 1 或 2 倍。旱季用水紧张,非股民更难得到水。太贫困的地方,因为贫困,有人很难入股。

  运城 90 年代以来每年集资 3000 万,为国家筹资修水利的 6-7 倍,所建的水利项目,60% 以上是股份制。

  就是在甘肃本地,陇南地区也以产权为核心推进水利改革。其措施是鼓励群众自办小水利,采用民办公助的方式。将办水利的主体由政府转变为民众。在礼县,每打一眼井政府补助 1400 元,一眼窖补助 400 元,一台流动泵补贴价格的 30%-50%。在成县,以奖代补。每打三眼井政府奖励一台喷灌机,每眼水窖奖励一吨水泥。产权私有。礼县现有水利专业户 120 个,据统计户均年收入在 3000 元以上,有 48 户收入过万元。

  在水资源事实上私有化的条件下,节水农业技术使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而在大水利时期,雨水既不能得到利用,水渠的水因大水漫灌而利用效率非常低,而且又放任了雨水导致的水土流失。

  实际上在推广水窖的这个过程中,兴水救济与发展和环境治理是相结合的。同心东部山区人畜引水工程中,投入以工代赈资金 872.1 万元,解决 50 个村子 5.1 万人,3.2 万只牲畜的饮水困难,还兴建维修保水治沟的骨干坝 39 座,综合治理小流域 5 条,种草 3.5 万亩,造林 1.2 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 548 平方公里,修建洪漫地 3.8 万亩、水平梯田 8000 亩、扩大灌溉面积 4.5 万亩、

  宁夏年平均降水 305 毫米,面积上降水 160 亿立方米,形成径流 9 亿立方米。而雨季时多数水库不能蓄水,因为淤积或怕冲毁堤坝。只好开闸放水。导致水土流失,地表肥力冲蚀。而窖水保留一部分径流。若南部山区有窖 40 万眼,可蓄水 2000 万立方米,则减少 100 万立方米的泥沙流失。

  现在(1998 年中期),包括以往农民自己打的人畜饮水窖,共有 30 万眼。则蓄水能力为 1500 万立方米,减少水土流失 75 万立方米。

  因此水窖的推广,在环境与生态方面还有重要作用。

  由于院子里的地面成为集雨场,牲畜不再随意院子里走动,家里的卫生条件大大改善。随着存水的增加,农民们增加了洗澡次数。个人卫生条件也得到改善。

  海原县郑旗乡沙堡村的古路弯自然村一直是吃饭靠救济,花钱靠补助的地方,每遇大旱,60% 居民出外逃荒。1995 年夏天,打窖 52 眼后,1996 年户均种植地膜玉米 2、6 亩,亩产过千斤。解决温饱。如此,广种薄收,乱垦坡地的掠夺式经营方式正在转变。同心县张家塬乡张家塬村依靠农业新技术,在种少、种好上下功夫,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已经开始自愿退出旱地,或在大片山坡地种草,发展畜牧业,发展生态农业。

  甘肃会宁县新庄塬乡骡马村,年降水量 280 毫米左右,水源奇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降水少而集中,导致水土流失。1981 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农民罗振军一家 4 口人,承包到 16 亩贫瘠地和 1 头毛驴。作为受过一定教育的人,他开始钻研农业技术,给自己制定了 10 年发展规划,选择了改造土地、蓄积雨水浇灌果树、种植与养殖结合的道路。

  10 余年来,他个人修成高水准的水平梯田 6 亩,把自己的土地全部变成了梯田或沟坝地而得以蓄积降水,或有了灌溉条件。在此基础上,他挖水窖 3 眼,筑涝池 1 个,蓄水总容积达到 400 多立方米,不仅满足全家人和牲畜的饮水需求,还有灌溉果菜的能力。他建成苹果园 3 亩,点灌 100 棵;在路旁和埂旁栽种花椒 30 多株。果苗幼小时在果园里种植地膜瓜,蔬菜和药材等。果树长大后,则以果树的嫩叶作为补充饲料饲养 50 余头羊,100 余只兔子。这样一来,养殖业、肥料和种植业互相促进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随果树长大,需水量增大,罗振军又结合庭院屋面集水,新建混凝土集流场 200 平方米,新建混凝土水窖 2 眼,增加蓄水容积 60 立方米。

  90 年代以来,罗家的果树开始进入挂果期,平均年产鲜果 2500 公斤,收入超 3000 元;花椒 20 多公斤。产量每年有所提高。人均产粮亦在 600 公斤以上。

  由于他的领先示范作用,骡马村户均水窖 2、5 眼,果园 1、5 亩、梯田等高产农田 3、6 亩。

  实地农户调查:1998 年 7 月 18 日下午,甘肃榆中县北部与靖远、会宁交界的中联川乡。

  兰州市榆中县中联川乡中联川村赵子云家。海拔 2250 米。全家 4 口人,女儿 1998 年考上高中,儿子考上兰州西固的石油机械学校。赵本人初中学历,在新疆的南疆军区昆仑山边防服役 6 年。

  该村离开 309 国道(陕西宜川至兰州)3 公里,土路。人均 4.5 亩土地。全家承包 20 来亩土地,有 3 亩用水窖点灌,产量 350 公斤,玉米、小麦套种;有水窖 6 眼,第一眼是 1990 年开挖。每窖贮存水 15 立方米。家存粮 7000 斤,够全家吃 1 年半。

  原有 3 眼土窖,每窖贮存 50 立方米。但是渗漏严重。以前干旱断水时,到 5 里外的地方用架子车拉水,苦咸。吃返销粮。以前大旱时政府动用 1600 辆车向榆中北部山区拉水救济人和牲畜的饮水,人均每日配给 3 斤饮水。

  1990 年后,不再吃返销粮。现在,门外一个塑料大棚,种植烟叶、洋葱、向日葵、豌豆、黄瓜、辣椒、茄子等蔬菜和经济作物。1997 年豌豆产量 3000 斤,卖得 1000 多元。今年的大田全种地膜玉米,因为干旱。

  由于赵在本村文化程度较高,见识广,首先搞起温室大棚。

  赵子云陈述,现在生态破坏停止,因为玉米和小麦秸秆等作饲料或柴火已经有余,不用再铲草皮,砍树和灌木。但是因为本村人多地少,退耕还牧种草发展养殖业的余地不大。自家养 3 头猪,3 头驴,农家肥进土地,每年卖出 1 头猪,换现钱。

  1995 年以来生活水准明显提高。

  蔬菜种出来后,有人用西瓜或粮食来换的。

  全村农民产业结构调整的想法已经出现,只是相对保守,加上承受风险的能力小,实施的行动慢。由于中联川村土地少而人多,难以退耕还牧。但是集约经营水窖灌溉的小片土地,已经足以满足温饱,无需再开辟陡坡上的荒地,导致水土流失;也有了燃料,无需再铲草皮,砍伐树木和灌木,停止了生态的破坏。

  1998 年 7 月 18 日上午,甘肃兰州市榆中县北部山区中联川乡野韭川村李家岘张世贵家。海拔 2375 米。位于 309 国道旁。全家 6 人,二儿子、儿媳和孙子,女儿。张世贵本人小学毕业,现为兰州市人民代表。长子高中,次子初中。

  该村人相对少,人均有地 10 亩。全家承包 60 亩地。现有水窖 13 眼。窖水灌溉粮田 6 亩,菜地 1 亩。

  1995 年开始挖新窖。以前的土窖 5-10 米深,渗漏严重,寿命短,一辈子要打几个窖才行。除了饮水,几乎没有剩余。现在水多了,还可以出售,主要是解决乡邻饮水和挖窖时搅拌水泥用的水。乡民买窖水种地的成本实在太高,不可能。

  以前平川地每年一亩产 100 多斤,丰年不超 200 斤,荒年颗粒不收。60 亩地产 6000 多斤。

  有了水窖,玉米和小麦套种,亩产 700-800 斤。1 亩窖水灌溉的地就可以管 1 口人的吃饭。

  1995 年有窖后,1996 年 6 亩粮田产出 5600 斤,山坡地退耕还牧种草 10 亩,十多年生的串叶草和三年生的苜蓿,饲养猪,羊、兔等。还打算继续扩大草地面积以发展养殖业,并采集草子作种子扩大种植面积,同时出售一些给乡邻以获得一些收入。

  现在只有 40 亩靠天吃饭。家有存粮 10000 斤。够全家 3 年的粮食。

  在张家的菜地,我观察到所种植的品种,有烟叶,丝瓜、西红柿、辣椒、黄瓜、葫芦、韭菜、洋葱、蒜、土豆、茄子、梨、百合、黄花菜、葡萄、胡萝卜、香豆、豆角、芍药、还试验种植了桑树(在这个纬度和这个地区从未有过桑树)。

  由于种植多样化,食物结构改变:以前没有新鲜菜,只是咸菜。每人需口粮 700 斤。现在有了各种蔬菜和肉类,口粮降到平均每人 500 斤。这对于人们的体质改善,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们当天的午餐在张家吃,主食为面条,自产的小麦磨成的面粉在自己家里加工而成;菜有长豆肉丝,炒辣椒,凉拌黄瓜,咸韭菜,自产的醋和大蒜,只有酱油是从市场买回的。

  1996 年在缴纳农业税(交公粮)后出售粮食 1000 公斤。1997 年胡麻豆子(油料作物)出售 1000 公斤,得 1500 元。人均收入已经超过千元。

  1998 年小麦市场价每斤 0.64 元,政府保护价 0.68 元。

  玉米 1997 年价格 0.5 元,1998 年价格 0.5 元;

  豌豆 1997 年价格 0.8 元,1998 年 0.6 元。

  张家的生活水准因水窖数量的增加而在迅速提高。这又提高了张家承受风险的能力,张家所以在试验种植各种以往黄土高原上这一带没有种植过的作物或乔木,其子女的受教育水准在当地较高,方便了试验时的技术准确和规范。

  从这一带退耕还牧的作法来看,这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保障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很关键的。粮食作物一般需要年降水量在 400 毫米以上,而牧草在 250 毫米至 400 毫米年降水量之间都能完成正常发育。特别在 7 月到 9 月降水多时,粮食作物已经近收割期,需水减少。而牧草仍在生长期内,能够充分吸收降水。苜蓿地耕作层的有机质含量为 2.88%,含氮量为 0.12%。若后茬种小麦,可增产 30% 至 50%。低产地的培育地力方面,种植饲草作物也有显著作用。饲草一般多年生,雨季也生长,对土壤形成覆盖层,不象粮食作物收割后土壤裸露而易受风雨冲蚀。这有利于保持水土,减少径流。据实验,在 20% 的坡地上,苜蓿地比耕地减少径流 30% 至 40%,减少泥沙冲蚀量的 85% 至 90%,增加土壤渗水量的 50%。

  作为中长期才能见效的这种退耕还牧措施,没有土地承包制度对收益权的保障,农民很不可能自己增加对水窖和灌溉用水的投入。毕竟每眼水窖自己要投入价值 600-700 元的工,如果政府不对新挖的窖补贴,则还要增加 400 元左右的现金投入。

结语

  从案头研究到实地调查,证明黄土高原上缺水的农民为生存而发明的水窖技术,因为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由于得到政府的再认识和重视而得以迅速推广,为以贫困而著称于世的三西地区的灾荒救济、发展援助提供了重要的协助作用,特别是在国家兴修的大型水利设施无法深入的深山区。

  水窖所蓄水资源的产权边界十分明晰。其作为个人向土地增加投入的生产资料的性质,实际上意味着水作为资源的私有化。当然以往的土窖,其产权界限同样明确,但是存水只能供饮用,出售也只是当供饮用的消费品。在土地承包制开始之前,农民如将窖水投入土地,一是得不到预期收入;二是技术手段不足以抵消蒸发量;三是农产品价格太低而不足以弥补投入。

  这种能同时兼顾救济和发展的水利设施,实际上还有第三种作用:停止生态破坏和方便恢复生态。黄土高原的贫困,实际上始于生态破坏,干旱导致粗放型生产方式,靠天吃饭,以垦坡地为耕地为农业扩张的基础。缺乏燃料则铲草皮和砍伐灌木和树木,人口剧增和进一步破坏生态环境,又助长了新一轮靠破坏生态环境的粗放型农牧业的扩张。而迄今为止,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对这第三种作用尚没有充分认识,而且在有关文献中,对水窖在生态和环境上的意义或者是未展开论述,只是提及;或者是付诸阙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遗憾,尤其是在政府和公民都关注黄河断流问题和黄土高原生态恶化问题时。这无疑使黄土高原上的甘肃和宁夏两省区的水窖工程以及同属黄土高原的陕西和陕西类似工程,无法得到与环境和生态相关资金的支持,限制了其推广应用的速度。但是另外值得指出的是,随着水窖微灌的推广,集约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开始加大(同时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也提高),而且村民生活好转,足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此时要注意的是,计划生育工作要跟上,以防人口出生率迅速上升,把人均社会经济指标重新拉下,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而使前功尽弃。

  本调查获得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的经费支持;

  在宁夏、甘肃和北京的案头和实地调查过程中,得到如下人士的协助支持:

  宁夏农建委扶贫处巨兴歧处长

  宁夏农建委农田处张学诚处长

  宁夏水利厅农水处刘勇处长

  宁夏审计厅计算中心莫伟主任

  甘肃水利厅农水处

  甘肃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周述实研究员

  甘肃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姜安印副研究员

  兰州大学西北人口研究所、干旱农业研究中心韦惠兰教授

  兰州大学西北开发综合研究所伍光和教授

  兰州大学西北人口研究所白建明讲师

  中国西部发展报记者上官毅先生

  兰州榆中县中联川乡野韭川村李家岘村民张世贵先生(兰州市人民代表)

  兰州榆中县中联川乡中联川村村民赵子云先生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代表处助理代表何进博士(负责联合国甘肃水窖扶贫项目 CPR96/205/B/01/99)

  到兰州榆中县中联川乡,在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研究中心的两家联系定点户的实地调查,系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研究中心韦惠兰教授安排车辆并和白建明陪同。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文参考文献:

  《巨人的跛足: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邹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哈尔滨,1992 年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窖蓄流节水灌溉技术指南》,宁夏水利厅,宁夏科委,宁夏农建委,1995 年 9 月,银川

  《走出贫困的探索》,宁夏农建委、宁夏扶贫办编,1997 年 5 月,银川

  “以水扶贫,铲除穷根”载于《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可贵探索》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编,1997 年 12 月

  《干旱地区农业的基本出路探讨-甘肃雨水集流研究论文集》,甘肃省水利厅,1996 年 9 月,兰州

  《一条前景广阔的出路-甘肃省“121 雨水集流工程”纪实》,甘肃省“121 雨水集流工程”指挥部,1996 年 8 月

  《甘肃省综合自然区划》伍光和、江存远主编,甘肃科技出版社,1998 年 6 月,兰州

  《半干旱区集水农业发展战略探析》,李锋瑞,《开发研究》1996 年 NO。6,兰州

  《论半干旱地区集水农业工程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李锋瑞,《开发研究》1998 年 NO。2,兰州

  《1998 年甘肃省农业经济分析与预测》,李树基、火荣贵、曲炜主编,《开发研究》1997 年增刊,兰州,1998 年 2 月 28 日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国鲁来《中国农村经济》1998 年第 3 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