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环保论坛∶趣文

西部与西部人(报告文学)——人与生存空间

邹蓝
1992年10月15日


  很少有人发现,南美洲讲葡萄牙的巴西,居然在许多方面与中国很相似:

  巴西面积 8511965 平方公里,只比中国少 1/9。

  巴西东濒大西洋,西边是内陆,与中国一样。

  巴西经济最发达的重心区位于其东南沿海的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贝洛奥里藏奇三角地区;那么,与之类似相当的,就是中国的沪宁杭三角洲。

  巴西人口集中于从东北海岸城市福塔雷萨至南部海港城市阿累格里港一线海岸地带,而广袤的中西部与北部人口稀少;中国的人口密集区,亦偏重于东部沿海,从黑龙江的爱珲至云南腾冲把中国划一道对角线,三分之一的东半壁土地上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二的人口。

  研究了 5 年巴西,又到巴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走了三个星期,我便得到了这样一个简单的发现。

  中国人的生存空间不大。全国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125 人左右,沿海省市中北京为 600 人,上海高达 2200 人,江苏为 635 人,浙江为 418 人,广东为 330 人。相比之下,西北一隅就宽松多了,新疆 9 人,青海 5.8 人,西藏 1.8 人,宁夏 68 人,甘肃 55 人。

  沿海几乎是人满为患,连中央电视台也在代为这些城市发出 " 别挤啦,别挤啦 " 的呼声。一看见密密的人群,我就本能地避开。除非有事,我绝不涉足王府井大街和西单,人太多了,连走路也不痛快。在兰州,在乌鲁木齐,在西宁,在喀什、吐鲁番、哈密,我走起路来,就象走在我专用的道路上一样昂首阔步,因为没多少行人要使你东躲西避地避让。

  西部人,特别是西北人,享有更开阔的大地,更广阔的天空,更新鲜的空气,更宽敞的空间。

  何不调整一下人口密度,将东部人口西移一部分呢?八十年代前半叶研究部门严肃地考虑过这种可能性,于是我们一行 5 人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人口活动基金安排下,在 1984 年 11 月和 12 月到内部移民活动量很大的拉美国家墨西哥、巴西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在智利圣地亚哥与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的专家进行了座谈,试图从南美国家内部自发移民及有组织的移民开发欠发达地区的过程中,找到若干适合中国仿效的经验规律来。看过了上一节,知道了水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制约,我们马上就可以想象得到那次南美之行,就目的而言,是一次教训而非可以借鉴参考的经验。

  实际上在西北,空间确实很大。但都是无人区,沙漠戈壁,不适合人类生活居住,更不宜进行经济开发。塔克拉玛干的沙丘下几千米处打出油井,让石油天然气喷出来是一回事。而要让人能够在沙丘间定居下来就更难了。

  以甘、宁、青、新四省区来看,无法利用的面积太多了,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河西戈壁、青海海西戈壁沙漠、新疆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库木塔格沙漠;至于高山无人区,也为数不少,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天山、可可西里山。

  仅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就有 30 余万平方公里,有三个江苏省那么大,按江苏人口密度,至少可以容纳 2 亿人口,只可惜沙漠是一片死亡之海,连鸟儿也不飞,更不用说人了。

  高山地区虽有生命,却只是较低等形态的生命,显然不适合灵长类的人类这种高等动物生存,因为海拔 4000 米以上,空气含氧量只为平原的 40%。好的人拖成病,身体差的会送命。可可西里地区,面积与江苏省也不相上下,也闲在那里当作无人区。在这高山地带,人坐着不动,心脏每分钟也得跳 130 余次才能满足氧的需求。空手走路,犹如低地负重 50 斤行走,稍从事些剧烈活动,便有致命的危险。

  1989 年 7 月,一个 23 岁的大学毕业生,分配至昆仑山区。身强力壮的他,不知高原的厉害,自恃本钱雄厚,不在乎别人要他适应高原的劝告,要在昆仑山上的篮球赛上露两手,20 分钟的奔跑、抢球下来,他倒下去了,再没能醒过来。

  帕米尔高原上喀拉昆仑山的一个年轻架线兵,从电杆上下来,看看还只有一米多了,嫌一步步下来太麻烦,一跳下来了事。已承受巨大负荷的心脏上,因强烈震动而又承受了巨大压力,就是这最后一根稻草压断了骆驼背。他跳下去了。摔倒在地,没能再站起来。

  1988 年 10 月下旬我到塔什库尔干,就听说了前两年发生过的一件事,北京来的一位女同志,因体弱而诱发高山反应,在此以身殉职,据我所知,县城的海拔高度不过是 3200 米左右。难怪偌大的塔什库尔干县,以 6.7 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超过半个江苏省,却只有区区 2 万余居民,还不如苏南的一个中等的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