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态系统 长江日报 (2000-10-19)

三峡库区沿江开山采石破坏生态现状堪忧


  近年来,随着三峡库区移民城镇的后靠迁移和百万移民安置,移民迁建所需石料用量迅猛增加,库区一些农民急功近利,随处开山采石,乱挖乱填,使植被受损、生态景观破坏、影响航道安全的现象十分突出。同时,江汉平原一些沿江县市堤防建筑老板,为减少运费,联系峡江两岸农民在河道旁非法炸石开山,致使开采呈泛滥趋势,情况堪忧。

  据不完全统计,巴东县境内沿长江两岸的采石场就有 40 多个,绝大部分都是无证经营,无序开采,且屡禁不止。90 年代初,原国务院副总理邹华家考察三峡库区时,在巫峡口见到一处原始的山峦景观因采矿被挖得支离破碎时指出,类似这样的开采不仅破坏了长江峡谷的地质结构,造成水土流失,而且严重破坏了三峡旅游资源,应予制止。随后这家国营采矿场被关闭。1998 年企业改制后,这家已关闭的采矿场改头换面又在新城区附近采石近 10 万立方米,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

  有关专家介绍,三峡库区地质结构十分复杂,地势险峻,移民迁建客观上给生态保护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加上年降雨量在 1100—1400 毫米之间,在 5—9 月暴雨集中期,非法开山采石,不仅造成水土流失,且极易诱发塌山、滑坡等新的自然灾害。1995 年巴东黄土坡新城三道沟发生大面积滑坡,五栋楼房随着 6.7 万方土石倾泻而下,造成五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1000 万元,就是因不合理填挖土石方诱发的。

  针对采矿业中存在的问题,库区各县市出台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不久前,巴东地矿、水保、城建、工商、公安等部门组成清理整顿执法组,对采矿场进行集中整治,当即关闭了 30 多家无证经营以及破坏严重的采矿场,对造成水土流失和安全隐患的单位和个人,从重从严进行处理,并出台了相应的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措施,收到显著成效。

  需要指出的是,要全面遏制非法开山采石、胡乱挖填现象,尚须依法治理,并持之以恒。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资源保护和管理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