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态建设 经济日报 (2001-05-29)

造秀美山川 创宜人环境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越上新高度


谢然浩

  新世纪第一天,一场不请自来的沙尘暴袭击了北京和部分北方城市。

  沉浸在迎来新世纪喜悦中的国人并不喜欢大自然送来的这份“礼物”,但是,人们从中听到了大自然再次敲响的生态恶化警钟。

绿色计划在行动

  面对警钟的敲响,神州大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人们在谋划新的 5 年经济发展目标时,也结合各地的实际,分别提出和启动了遏制生态恶化,再造秀美山川和宜人居住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

  从城市到农村,从陆地到海洋,从防止污染到生态建设,从污染末端治理到实现源头清洁生产……各省区市不约而同提出和实施的一项项绿色的行动计划,让人看到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宏大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热潮正在神州大地兴起。它告诉世人,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单单是为了让天更蓝、水更清,而且,也是一种生产力和投资环境。通过“九五”期间我国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越来越多的人坚信,只要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去努力,中国在加快现代化建设中是可以避免走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的。

可持续发展进展顺利

  1996 年 3 月 17 日,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确定可持续发展为国家战略。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九五”期间,我国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基本控制环境污染恶化趋势,部分改善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人口增长实现重大历史性转变,在发展中国家率先进入了低出生、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1998 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由 1995 年的 10.55‰下降到了 9.53‰,首次低于 10‰。并在 2000 年实现了全国总人口控制在 13 亿以内的目标。在全国基本实现普及性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教育目标、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的发展同时,5 年来,全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也有了明显的扩大。

  环境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随着国家确定的“三河”(淮河、辽河、海河)、“三湖”(太湖、滇池、巢湖)、“两区”(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一市”(北京市)污染防治工作的全面启动和国家关于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政策的出台实施,国家环保总局的统计显示,1999 年全社会用于污染治理的投资占当年 GDP 的比例首次达到 1%,为 823 亿元;“九五”期间,全社会用于污染治理的投资为 3600 亿元,占同期 GDP 的 0.92%。5 年中,全国有 14 座城市被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在 47 个重点城市中,大连、桂林、海口等 14 个城市实现了水、气环境质量功能区达标;39 个城市开展了空气质量周报或日报。

  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加快,生态建设的合理布局逐步形成。1998 年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后,国家先后批准了《全国自然保护区规划》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为加大天然林资源保护和林草植被建设力度,在推行“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政策的同时,还开展了重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目前,全国封山育林面积达 3019 万公顷;建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 1146 处,占国土面积的 8.8%,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37 个;全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连续 3 年超过 5 万平方公里,超过 1997 年前年均治理面积 2 万多平方公里;生态农业试点达到 2000 多个,其中,有 7 个生态农业示范点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授予“全球 500 佳”称号。

  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不断加强。按照 1996 年修订的《矿产资源法》和 1998 年国务院颁布的 3 个配套法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矿业秩序整顿工作,目前全国矿业秩序已开始实现基本好转,全国矿产持证开采率已达 99%,矿产资源乱采滥挖的趋势得到了基本控制。近 5 年,全国共关闭污染严重又没有治理价值的“十五小”企业 8.4 万家。从 1998 年起,我国在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耕地,以及水资源管理利用水平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此同时,连续几年全面实施的伏季休渔制度,也使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开始走上了持续开发利用的轨道。

新世纪的新目标

  基于“九五”期间我们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上取得的成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 3 月 11 日九届四次人代会期间举行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九五”时期,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们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作出了贡献,也为我们实施第三步战略目

  标创造了有利条件。江泽民同时指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在新的世纪,这项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也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今年 3 月 15 日九届四次人代会批准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今后 5 年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2005 年全国总人口控制在 13.3 亿人以内。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18.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 35%。城乡环境质量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 2000 年减少 10%。资源节约和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为此,长期从事环保工作的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格平说,“十五”计划纲要是新中国实施的所有五年计划中强调环境保护最突出的一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贯穿到了整个国民经济计划之中。他同时认为,通过实施“十五"计划,我国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将在两个方面得到显著进展:一是,在城市环境控制方面,大中城市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将按功能区达到国家标准,一些城市面貌会有较大改善。二是,在自然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中西部地区通过 5—10 年的建设,在退耕还林还草方面将会有一个突破性进展,西南地区的面貌将有很大改善。

  我们能实现“纲要”提出的各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吗?我们能在新世纪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振兴的时候,在神州大地再现山川秀美、环境宜人的环境吗?“九五”走过的路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方法科学,措施得当,我们的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可持续发展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