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态建设 北京青年报 (2001-03-28)

可可西里生态保护大事记


  青海省的可可西里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面积 4.5 万平方公里,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和矿产资源丰富。

  1992 年以前,每年都有五六万人进入可可西里淘金;而随着藏羚羊绒纺织制品“沙图什”在西方的走俏,可可西里每年至少有 2.5 万只藏羚羊遭到猎杀。

  1992 年,青海省治多县委为“保护和开发可可西里的资源”成立了西部工作委员会,治多县县委副书记索南达杰任第一任书记。

  1994 年 1 月 18 日,索南达杰和 4 名队员在可可西里抓获了 20 名盗猎分子,缴获了 7 辆汽车和 1600 张藏羚羊皮,但他在押送歹徒行至太阳湖附近时,遭盗猎分子袭击,中弹牺牲。几天后,当搜寻小组找到他时,索南达杰依然保持着半跪的射击姿势。

  1995 年 5 月,时任玉树州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的扎巴多杰主动要求辞职,重新组建西部工委,并成立了一支武装反偷猎队伍,命名为野牦牛队,意在像野牦牛一样坚韧、勇猛、能吃苦。野牦牛队当时共有 64 人,除少数是治多县的机关干部外,大部分是从社会上招募的退伍军人和待业青年,甚至有被感化的前盗猎分子。

  在反盗猎的同时,扎巴多杰一直为成立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奔走呼吁。

  1997 年年底,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成立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但管理局放弃了西部工委和野牦牛队的基础另行成立,曾任曲麻莱县副县长的才嘎被任命为局长。

  使命相同的可可西里管理局和野牦牛队并存 3 年,但两支队伍水火不容,并曾有肢体冲突。

  1998 年 11 月 8 日,扎巴多杰离世。

  梁银权成为西部工委第三任书记、即野牦牛队第二任队长。

  野牦牛队自成立至撤并,共破获盗猎案件数十起,查缴藏羚羊皮近万张。野牦牛队的反盗猎成绩举世瞩目。

  2000 年年底,中共玉树州州委发文决定撤销西部工委,野牦牛队的名称亦不允许再被使用。除几名干部回到治多县工作外,野牦牛队有 24 名队员成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成员,其中 3 名正式工、21 名临时工。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环境保护∶政府行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