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减灾与预防 科技日报 (2000-08-08)

泥石流灾害可以预报了


本报讯 铁铮

  北京市山区暴雨泥石流灾害预警系统近日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有绪为首的鉴定专家们在网上观看了系统演示,评价这项全称为“北京山区荒溪分类、山洪泥石流危险区制图及灾害实时预报系统”成果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笔者了解到,北京山区面积占到了 62%,其中 40% 的山区处于山洪泥石流易发区。由北京市林业局和北京林业大学主持的这一中奥合作项目,适应了北京山区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而为准确预测、预报泥石流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方法。专家评价说,采用国际先进的软硬件技术作为系统开发平台,开发建立的这一系统,是国内首个面向泥石流危险区,集地理信息系统、降雨动态预报处理系统为一体的泥石流预警信息系统。正式运行后,可在网上随时查询泥石流的动态情况。这项成果的创新点还表现在,在我国首次将山区沟道(荒溪)分成 4 类,即破坏力强的泥石荒溪、泥石流荒溪、高含沙山洪荒溪和一般荒溪,不仅有利于因害设防、因地制宜地开展荒溪治理工作,而且为山洪泥石危险区制图提供了科学依据;首次在我国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区分荒溪类型与确定危险区边界,是一种既科学又简便的荒溪分类与危险区制图技术;首次在我国建立起荒溪分类和危险区制图信息系统,能及时反映荒溪类型及危险区的动态变化,为荒溪治理、规划设计、防灾减灾及时提供有关信息;首次在我国建立了有雨量站和无雨量站的泥石流警戒与避难临界雨量差别模型,预测性能良好,可操作性强,可在北京山区推广应用;利用自己开发的先进技术进行定量定位降水的短期预报中取得突破,将预报分辨率由一般气象预报的 100—60 平方公里,提高到 10 平方公里。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王礼先教授称,通过对北京山区 7 个山区县(区)、120 个乡镇的 2280 条荒溪调查,证实了这一成果的科学性和适用性。现查明全市有人居住的这些荒溪中,破坏力强的泥石荒溪有 24 条,泥石流荒溪 249 条。在红色区内就有 1 万余户、3 万多人、4 万多间房屋。有关调查成果已经用于危险区居民的迁移和防治工作。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灾害∶泥石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