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气候与气象 新华社 (2001-02-01)

专家预测今年沙尘暴频率快、间隔短、强度大


新华社兰州 2 月 1 日电(记者 韩传号、茆琛)

  昨天下午,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再次出现沙尘暴。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短短一个月内河西走廊的第三次沙尘暴。过早出现的漫天黄尘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专家就此指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成为今年沙尘暴的新动向。

  长期从事沙漠化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根生指出,沙尘暴一般春季多发,然而今年年初的短短一个月时间内,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就接连发生了三次沙尘暴。2000 年 12 月 31 日─ 2001 年 1 月 2 日的沙尘暴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发生的时间最早的沙尘暴;1 月 11 日,强沙尘暴再次袭击甘肃河西地区等地。专家们通过对河西走廊沙尘暴的“策源地”武威、金昌等地的实地考察发现,过早出现的沙尘暴除与冷气团过境有关之外,人为的强度经济活动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盲目开垦等是引发河西走廊沙尘暴的主要原因。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治理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王涛认为,由于人为因素的作用,沙漠化的发展是一个恶性循环过程。随着土地沙漠化的大面积扩展和程度的逐渐加剧,作为沙漠化主要标志和突发事件的沙尘暴的强度也在不断加大。从有关统计资料来看,近五十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年均发生次数呈逐渐增加之势,50 年代共发生过 5 次,60 年代为 8 次,70 年代 13 次,80 年代发生过 14 次,而 90 年代至 2000 年初已发生过 20 多次,并且波及的范围愈来愈广,造成的损失愈来愈重。2000 年春季开始,我国北方地区发生的数十次大风扬沙和沙尘暴天气波及大半个中国,不仅袭击了西北、京津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就连长江以南省份和上海南京等城市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专家们指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是今后沙尘暴发生的趋势。为了预防沙尘暴,必须停止向沙漠要粮食、要燃料、破坏沙漠生态系统的行为;停止劳动力移民,实行科技移民;封育植被覆盖率较高的草原,严格控制沙漠边缘的土地开发;尽快治理绿洲内的零星沙地,通过控制人的行为来达到控制沙尘暴的目的。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国土资源∶荒漠化
灾害∶沙尘暴
关闭窗口